 | 昨日上午,一名不愿接受处罚的女市民推车强行要走被民警拦下。 |
|
□晚报记者 孙庆辉 实习生 周姗 李静/文 王梓/图
昨日,交巡警联合上路值勤,重点对市区内电动车进行集中整治。据介绍,此次整治内容包括电动车违法走机动车道、超速行驶、骑车载人、逆向行驶、乱闯信号等行为。违法情节严重的处以20~50元罚款。此举拉开了本市大规模交通秩序整治的序幕。
电动车专项行动的第一天,交巡警二大队民警在伊河路与嵩山路口,共检查电动车300多辆,其中开出罚单80多张,拖走近20辆。
整治现场
开出罚单80多张,拖走近20辆车
“最怕电动车走机动车道了,拦都拦不住。”昨天,在伊河路和嵩山路交叉口执勤的女交通协管员说,电动车不像自行车,速度太快,在机动车道上行驶,还经常红灯时左转弯。
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到伊河路、嵩山路等市区路段,果然看到许多市民骑电动车随意在快车道上穿行。
上午10时许,一名穿红上衣的女青年行驶在机动车流中。民警要对其进行处罚时,这名女子反应强烈:“我不知道电动车不能走机动车道。”民警作出解释并坚持20元的罚款,对方更表示:“既然不能在马路上行驶,你们就不应该让电动车在市场上销售。”大约20分钟后,该女子开始推车要强行离开。民警阻拦时,她推车直撞民警,后在众人指责下,才算罢手。
随后一男子骑电动车逆向行驶,被罚20元。
5分钟后,一中年男子骑电动车路过,车后还载有一男子,被交巡警拦住。在接下来的半小时里,又有许多市民骑着电动车在快车道上行驶,不少市民还不知道自己哪儿错了。
截至11时30分,交巡警二大队在伊河路与嵩山路口,共查处329起非机动车(以电动车为主)交通违法行为,其中载人41起,占用机动车道192起,开出罚单80多张,并拖走近20辆车。现场民警罚款的过程大多不顺利。
记者从交巡警部门了解到,市区内的文化路、东风路、北环路、伊河路、中原路等20多条路段,是电动车的违法“重灾区”。违法行为包括电动车走机动车道、超速行驶、骑车载人、逆向行驶、乱闯信号灯等。
现状调查
时速成商家宣传一大卖点
昨日上午,记者在航海路、京广路、建设路等电动自行车销售比较集中的几个地方进行了调查,发现商家在宣传电池充电一次行驶路程的卖点外,时速也成了商家宣传的一大卖点。许多电动车时速都在40公里以上,最大的时速表已经标到了120公里。而根据交通法的有关规定,电动自行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每小时不得超过15公里。
有一份数据显示,经对行驶中的电动车测车速,约六成的时速在25公里以上。
半数以上市民不赞成电动车“禁行”
“电动车比摩托车安全,比自行车快捷,不让骑电动车怎么行?”在金水区某公司上班的李女士表示,电动自行车是现在不少市民的首选,如果市区内不让骑电动车,会打乱现在的生活节奏,“无法接受”。
据介绍,当广州、常州等地相继出台禁止电动车上路等政策时,就遭到了当地不少市民的质疑。
警方声音
电动车平均每天发生20多起事故,占事故总数的三成
在文化路居住的李女士说,自己为了上下班方便,两年前就买了一辆电动车,方便是方便了,但也很危险。电动车制动性能太差,经常遇到刹车不灵的现象。她就因此出过三次事,其中两次自己受伤。
李女士坦承,在上下班高峰期,骑电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不好走,车速稍快就可能撞到骑自行车的人;上机动车道又违法,担心被交巡警抓到不说,与汽车抢道还很不安全。
“电动车还是交通违法大户。”交巡警三大队民警李东亚介绍,“正是高违法率使得由电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比例居高不下。”今年6月16日,在郑州做服装生意的湖南人李某骑电动车到大学路一家饭店吃饭,突然有一男子横过马路,李某躲闪不及,电动车前轮轧到了男子右脚。经诊断,伤者赵某右胫腓骨下段开放粉碎性骨折。7月3日,经交巡警三大队处理,李某赔偿了受害人2.1万元,创下本市非机动车赔偿最高额。
据了解,本市平均每天发生20多起电动车交通事故。电动车交通事故占每月交通事故总数的三成以上。
■相关链接
东莞将禁止电动车上路,强行通行者罚千元并拘留
8月15日,东莞交警将安排2/3以上警力开展整治电动自行车统一行动。据介绍,专项行动中,东莞将禁止电动车上路,执法民警可对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处50元的罚款。对于不听劝阻强行通行的车主可处1000元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