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0版:中国新闻
3  4  
PDF 版
井下172名矿工兄弟仍然生死未卜 这一场悲壮的较量,还在继续中!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灌入山东新泰煤矿的水量有1260万立方米,相当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水量的一半 2000多名矿工、2000多名军警官兵参加救援
井下172名矿工兄弟仍然生死未卜 这一场悲壮的较量,还在继续中!

中原网  日期: 2007-08-21  来源: 郑州晚报  
  8月20日,在山东新泰市“8·17”溃水事故现场,来自胜利油田钻井队的工作人员在紧张开展钻井工作。新华社发
  尽管柴汶河溃口19日被成功封堵,但是已经有1260万立方米的水灌入了井下,相当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水量的一半。理论上说,所有井下作业面都已被淹没,山东华源矿业公司172名被困矿工生还的希望十分渺茫。

  华源公司组织了2000多名矿工参加抢险,解放军、武警官兵2000多人也到达现场组成了抢险主力。然而,紧张的抢救工作仍没有一刻松懈。从指挥部负责人到普通员工都希望有奇迹发生,他们在和死神进行着一场悲壮的较量……

  最新进展

  172名矿工身份基本确定

  记者从20日召开的山东“8·17”溃水事故最新情况通报会上获悉,目前被困井下的172名矿工的身份基本确定。现已查明,172名被困井下的矿工中,170人为汉族,2人为回族。从矿工身份来看,其中111人为矿上工人,其余为从周边地区招来的农民工。

  截至20日下午,山东华源矿业公司溃水矿井投入使用的抽水水泵已达到4台,抽水能力由19日的每小时400多立方米提高到目前的每小时660立方米。据专家测算,目前华源煤矿井下积水总量约为1260万立方米。

  “所有人跟我逃生!”科长带着矿工逃命

  由于山东新泰地区连降暴雨,8月17日,猛兽般的洪水把柴汶河岸撕开了一道口子,冲开了一片低洼地十余米厚的沙土,而洼地下方正是华源煤矿一条废弃多年的砂井……灾难发生了。

  最早发现险情的是华源公司技术科副科长王忠泉。17日下午两点半左右,他在地面巡查,发现河岸溃口,砂井上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井下还有几百名工人!他急忙打电话通知煤矿调度室。

  几乎同时,调度室接到了井下的报警。一个名叫李庆华的井下绞车司机打来电话,说他听到了水声轰鸣。令人扼腕的是,由于李庆华所处位置迅速被大水吞没,他最后未能逃生。

  煤矿随即通知井下各方作业人员,紧急组织撤离。

  不到3点钟,华源公司通防科科长王奎涛正在海拔-700米深处检查风门,忽然听到邻近巷道传来一种可怖的声响:风声,水声,带着尖利的呼啸。就在接到险情通知的同时,他看见一股水从皮带机道冲出,一下就淹到了腰部。

  他对周围的矿工大叫:“所有人跟我逃生!”他们8个人,沿着坡道爬了800米,到达了海拔-450米处的位置。

  其他矿工陆续加入王奎涛的队伍,最后达到30来人。他们攀着管子和架线,竭力把头露在水面上,艰难地向东爬了300米,终于重新踩到了实地。

  584人安全升井,“这是不幸中的大幸”

  徐勤玉,山东华源矿业公司总经理,事发时正在井下-450米深处检查生产。截至目前,徐勤玉是最后一个回到地面的生还者。当时已是晚上9点,暴雨暂停,夜色四合,遍地泥泞。他又急忙赶往指挥部,参加下一步的抢救工作。

  应该被人们牢记的还有一个名字——华源公司安检处副处长耿强。17日下午,他本来已经结束了井下作业回到地面,发生险情后,他又返回井下,与其他3名干部职工一起组织矿工撤离。结果,这4名熟知井下情况、经验丰富的老职工再也没有上来。

  华源公司井下756名作业人员中,有584人安全升井。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说,面对险情,煤矿及时通知并组织大批人员撤离,“这是不幸中的大幸”。

  “只要有一分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

  就在堵口成功前几个小时,忽闻传言:有人听到井下敲管子的声音。这证明还有人活着!这个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堵口的人们,大家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强打精神,再次扛起沙包,加快脚步。

  后来证实,那个声音只是井下激荡的水声。参加救援的人们无不黯然神伤。

  “但是抢救工作不能停。”徐勤玉说,“也许有奇迹呢?这个煤矿开采了上百年,地下巷道纵横。万一还有我们不知道的空隙,那就还有一线希望。”

  记者问一直参与抢险的孙村社区党委书记牛宝伟:“这次事故跟你们村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你们为什么干得那么卖力?”

  牛宝伟说:“谁都有个同情心。井下矿工年纪都不大,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谁家摊上这种事,全家都垮了,非常可怜。我们多尽点力,对他们多少是个安慰。”

  “可实际上,他们生还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只要有一分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牛宝伟说。

  据“新华视点”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