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4版:郑州生活
3  4  
PDF 版
差点丢了儿子的两万元学费
3名村民自掏腰包15万 奖励本村考上大学的孩子
猛拐弯,儿子被甩下电动车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3名村民自掏腰包15万 奖励本村考上大学的孩子

中原网  日期: 2007-08-21  来源: 郑州晚报  
  11名考上大学的学生领到了奖金。 晚报记者 廖谦 图
  祭城村的3名村民,从去年初开始设立该村教育奖学金,每年出资15万元,奖励该村考上大学的学生和上不起学的贫困生。设立第一年,该村只有一人考上重点院校。今年,该村有3人考入全国重点大学,考入其他大专院校的也有8名学生。昨日上午,祭城村教育基金会对该村11名领到大学通知书的学生进行了奖励。

  晚报记者 徐富盈

  实习生 王阳

  “孩子们是俺村的希望”

  昨日10时许,金水区祭城街道办事处的祭城村口,锣鼓喧天,一朵朵大红花佩戴在11名手持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子胸前。学生身后,村民们举着的几个大横幅十分抢眼:“崔可考了660分的高分,被中山大学录取”,“宋超凯被郑州大学录取”等。随后,该村设立奖学金的宋全发等人,分别将10000元、5000元数目不等的奖学金,发到戴着红花的学子手中。随后,该村村委也对11名学生中的困难学子,每人发放了5000元~1000元的助学金。

  主持设立奖学基金的宋全发说:“多出大学生,村里人的知识结构才能慢慢改变。我们现在热切希望,村里今后能出北大或清华的学生。孩子们是俺村的希望,我们出这些奖金是值得的,而且每年都要坚持发放下去。”

  失去优势的村民盯上了教育

  现场的该村村委会主任时军伟介绍,在郑东新区没有开发前,祭城行政村位于城郊接合部,该行政村由祭城、郑河、三里庄3个自然村组成,虽属于失地农民,但几年前因为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再加上村民有土地,有自家的几层楼房可以出租,每家每户每年下来都会挣上三万两万的。全村8000多口人中,有点头脑的,以地理优势做生意,生活比较安逸。那时,村民们对孩子的教育普遍不够重视,有时两三年才出一名大学生。前年开始,该村被拆迁,村民全部进入市民新村后,地理优势没有了,村民心里都很茫然。不少村民成为市民后,发现自己与真正的市民之间,因知识层面的缺陷而出现了“断层”。“前年,我听说一村民的孩子考上学后,学费和生活费有困难,我就和村里开公司的宋全发商量。宋当时就提出,不能让考上大学的学生,因缴不起学费而放弃学业。他提出了圆梦计划。宋和公司的几名合资人,以个人名义,每年拿出15万元作为奖学基金,在村委专门设立村教育奖学基金办公室,由专人负责”。

  线索提供 曹德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