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7版:第三热点
3  4  
PDF 版
慈善法列入人大立法进程 民政部不赞成以乞讨为职业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慈善法列入人大立法进程 民政部不赞成以乞讨为职业
去年我国救助近130万流浪乞讨人员
中原网  日期: 2007-08-23  来源: 郑州晚报  
  据新华社电 昨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会上介绍,社会救助法与慈善法目前已列入人大立法计划,民政部正积极进行调查研究,推动这两部法律的立法进程。

  窦玉沛说,社会救助法在八届全国人大和十届全国人大都先后列入了五年的立法规划,国务院也将其列入了立法计划。民政部对出台这部法律的调查研究目前已基本成熟,在起草这部法律时,把现有的城乡低保制度、灾民救助制度、农村五保制度,包括医疗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以及教育、司法、住房等方面的专项救助,都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力求构建一部城乡统一、标准有别、适应国情的社会救助法。

  对于慈善法的立法情况,窦玉沛说,民政部近年来除在国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外,还在国际上请了很多专家参与论证。在起草这部法律时,主要按照全面推进和必要规制的原则,对慈善的组织、慈善的捐赠、慈善的信托、志愿者服务、奖励与鼓励政策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规范。

  他表示,目前这两部法律经民政部审议通过后,还要报请国务院审议,由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大进行审议通过。

  逾4500万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对农村低保的支持力度将逐年加大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超过4500万城乡居民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民政部部长李学举表示,我国城市低保制度1997年建立,而农村低保今年才开始建立,农村低保在不同省份起步也不一样。“但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的共同之处,就是要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能够达到最低生活水平。”

  对于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设定的标准不同,李学举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和农村对基本生活的资金支出不一样,而且“在城市里主要是靠就业来维系生活,而在农村,还有一些土地或其他副业的生产来维系生活”。他表示,随着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央对农村低保的支持力度将会逐年加大。

  去年我国救助近130万流浪乞讨人员

  民政部常务副部长李立国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我国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近130万,民政部不赞成以乞讨为职业。

  李立国介绍,去年我国1000多个救助管理站在站内救助了70多万人,在街头救助了50多万人,其中有10.5万未成年人。

  李立国说,目前我国正在城乡普遍建立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辅之以教育、医疗、住房等各方面专项救助制度和临时救助构成的社会救助体系,在流出地解决流浪乞讨人员的流出问题;对极少数选择流浪乞讨为个人生活方式的人,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使他们通过劳动就业来解决个人的生计问题;对裹胁未成年人和残疾人运用流浪乞讨方式牟利的,属于犯罪行为,要依据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惩处。

  民政部正在研究给予因灾死亡人员家属抚慰金

  李学举表示,目前民政部正在研究向因自然灾害死亡者家属发放抚慰金。

  在谈到山东华源煤矿“8·17”溃水事故时,李学举说,专家组分析认为,这次溃水事故属于自然灾害事故,“但是我认为,这次山东煤矿溃水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和其他的自然灾害还不一样,因为它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发生的。我相信政府和企业一定会给予这些人员的家属各类抚助金”。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