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4版:城市故事
3  4  
PDF 版
“这里未来一定能成为郑州的繁华区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打印】  

“这里未来一定能成为郑州的繁华区域”

中原网  日期: 2007-08-29  来源: 郑州晚报  
73岁的王同旦老人是看着燕庄发展起来的

燕庄改造规划图

毛主席视察燕庄纪念亭

1960年毛主席视察郑州燕庄

  紧靠金水河、比邻未来路和郑东新区的燕庄,曾经是距离城市心脏最近的一个城中村。当形形色色的繁杂和喧嚣终于落幕,旧时的痕迹开始完全湮没在雄伟的建筑之下,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就有了新的期待和眷恋。村庄的消失换来了城市洁净的容颜,生存环境也在一天天地快速改善,不过那些遗留在心中的温暖和惆怅还会在社会的快速变化中保持着最初真实的体验。□晚报记者 王杰/文 廖谦 常亮/图

  “刚嫁过来时,家里只有三间房”

  【讲述人】 李老太太 81岁

  燕庄记忆片断 之 那些穷得“掉渣”的日子

  “感觉到了被领袖关注的温暖”

  【讲述人】 魏德忠

  燕庄记忆片断 之 毛主席来了

  上午10点,院子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几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太围坐在大门内侧的树荫下玩斗地主。

  村里的年轻人领着年幼的孩子,在离大门不远处的小卖部前闲聊。81岁的李老太太也坐在人群里,听见有人说房子的事,她抬头问身边的年轻妇女:“明年就该让咱搬新家了吧?”旁边有人笑着说,老太太急着住新房呢。

  李老太太现在所住的院子在未来路和金水路的东北侧。在燕庄拆迁之后,等待回迁的一队村民把这里当做过渡房。

  李老太太每天从楼上下来跟人聊天,总会不由自主地提起她住了一辈子的地方。从1947年嫁到燕庄,到今天把三男三女抚养成人,她把60多年的艰辛和操劳都留在了那里。

  “刚嫁过来时,家里只有三间房,外墙是青砖,里面包的是土坯,吃的和烧的都很少。”

  村里上了50岁年纪的人,对煤渣、豆腐渣和酒渣(酒糟)有着深刻的记忆,当时吃不饱,豆腐渣都是好东西,加上盐放锅里翻腾一下,就成了美味可口的主食。

  酿酒剩下的酒糟气味刺鼻,不过因为是粮食,也舍不得扔,有多有少都被村民分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组织义务挖河,李老太太推着独轮车上去,中午管一顿饭,其实就是一个馒头。馒头还分大、中、小三号,出力多的,就分得大号。最大的也只跟拳头一样,根本吃不饱,很多人都面黄肌瘦的。盐也少,有些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事先化点盐水装在瓶子里,上工的时候就带到工地上,中午就着馒头喝。

  生产队里的庄稼收割完后,麦秸都被当做饲料喂了牲口,一到冬天,村里好多人家都没烧火的东西,妇女就去金水河边捡枯树枝,或者把人家烧剩下来的煤渣拉回家再烧,还有人瞅准机会,跑到铁路边上扫运煤车洒落的煤渣,运气好的一天能捡上好几十斤,不过也有倒霉的,村里前后有好几个人在捡煤渣的时候被突如其来的火车撞飞。

  因为贫穷,日子在人们复杂的情绪里平静地流淌,直到有一天,一个伟人的到来给这个安静的村庄带来了冲击。

  “每月租金不低于5000元”

  【讲述人】 海氏 72岁

  燕庄记忆片断 之 幸福的房东

  “感觉很有人情味”

  【讲述人】 邓彤(化名)

  燕庄记忆片断 之 租房客的村庄生活

  在燕庄租赁进入顶峰的那几年,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房客前来打听有没有空房。遇到合适的他们就住了下来,短暂或者长时间地停留之后,又选择了离开。来去之间,在房东和房客生活当中,留下了许多无法抹掉的故事。

  省会电视台的记者邓彤(化名),1995年12月跟其他两个同学一起住进了燕庄的一户人家。带套间的房子,每月180元。同学陆续搬离之后,他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每月280元,一直到2002年10月有了自己的房子,他才正式离开燕庄。

  在燕庄居住的8年里,邓彤跟房东成了哥们儿,他的房租一直没涨。这中间大概1999年的时候,邓彤曾经短暂地搬离过,不过两个月后他又选择回到了这个村庄。

  邓彤说,他已经习惯了那里的氛围。刚开始人很少,后来卖菜的、卖肉的、卖熟食的小店都出现了,村中的小街道也变得拥挤起来。好多做生意的跟他都熟悉了,他每次去买东西,对方总会多加一些,让他感觉很有人情味。

  当然,在这个村庄有过短暂停留的房客,记忆里留下的也会有遗憾。一位做牙科医生的朋友告诉记者,村里也有不方便的地方,“夏天用水量大,楼层高,老是上不去水,村里的公共厕所很拥挤,早上那会儿要排队。”

  在年轻人的情怀里,有时候蕴涵着腼腆。一个朋友有次到燕庄的一个小诊所输液,对面床上有个患了感冒的女孩也在输液,俩人一会儿相互看一眼,一会儿又各自看着各自的药瓶,却始终没有交谈,最后他先输完液,看看那个女孩,然后就走了。

  “那个女孩也看着我,我俩却没说话。”直到今天,这种遗憾也让他对燕庄充满了甜美的记忆。

  【讲述人】 风强

  燕庄记忆片断 之 城市新地标

  对于生活在村里的新一代来说,他们经历了燕庄从热闹走向繁华的过程,记忆里已经没有多少平静的时光。

  去年刚从长春一所大学毕业的风强,上世纪90年代读小学的时候,家里已经住了好几户房客,他嫌家里热闹,总爱跟村里的小伙伴一起去穿越村子西部的铁路上玩。这是唯一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地方,同时也给他留下了伤痛。村里几个要好的伙伴就是在玩得忘乎所以的时候,被滚动的车轮卷入车底。

  后来,他们把玩耍的地方迁移到了东边,在毛主席视察纪念亭附近,有座祭城镇的敬老院。孩子们在外面玩耍的时候,院子里的老人就一直笑吟吟地注视着他们,这让孩子们觉得安全。

  如今他出生和成长的村庄也将退去凌乱,转身变为这座城市的新地标。

  “我从学校回到家里,才发现原来的旧房已经不见,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风强笑着说,“可以想见,这里未来一定能成为郑州的繁华区域。”

  在村庄拆迁的那几个月里,燕庄比以前忙碌。运送家具和货架的汽车不时鸣着喇叭从街道上拐出来,然后驶向各处的过渡房。

  半个世纪之前,这块生养他们的土地还是一片一望无际的麦地。而在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这里却要矗立起一个崭新的商业广场。根据设计方案,建造在燕庄之上的“曼哈顿广场”,将与金水路和未来路的景观互动,形成以“风”、“水”为主题的城市景观。

  村民中的老人回忆说,从茅草屋到平房,然后再建起楼房,他们把半辈子的心血都浇注到这块土地上。而那些从大学走出的年轻燕庄人,却能够更多地理解城市化进程当中的必然。风强大学毕业回到燕庄后,没事的时候,他会经常带着女朋友去英协路附近,那里有燕庄村民将来回迁的住宅楼,现在这些楼正一天天升高,要不了多久,分散到很多地方的燕庄村民就会全部搬进新居,开始“推窗看风景,梦醒听鸟鸣”的园林生活。这样的崭新生活是不少年轻人期待的。他们说,他们不会忘记从前的美丽记忆,比如石墙上用白灰刷着的好玩的口号,比如村里弥漫的小商贩的叫卖声,都充斥着物欲所不能体会的单纯的快乐,但他们更加向往未来的美好生活。

  链 接

  据介绍,燕庄整体改造涉及土地面积170余亩,搬迁村民600余户3000余人。

  设计方案中,被整体改造的燕庄将成为“曼哈顿广场”,改造后沿金水路两侧规划为商住用地,底层可为商业用房,与金水路和未来路的景观形成互动,营造良好的步行空间。金水路南侧商住用地建筑高度控制为100米,居住用地控制为80米,另外,燕庄村金水路一带改建后,将形成以“风”、“水”为主题的城市景观。金水路及未来路两侧规划20米宽的绿化景观带,金水路南侧还设计了一条五六米宽的水渠,绿化带内设有喷泉、鹅卵石步道,以及8处可通过传感系统感知风向、风速的发光风塔,营造亮丽、现代的都市景观。整个建筑风格将融入郑东新区CBD景观。

  上班和夜市并没有给燕庄人带来财富,但是外地人的拥入,却让这个一直平静的村庄迅速喧闹起来。

  燕庄的村民惊喜地发现,原来还有比上班和摆摊来钱更快的途径。

  村民说,到村里租房子的人,最早都是在附近做生意的,加工沙发和床的最多,他们一租就是一个院子,然后开始生产。这些在村庄手工作坊制作的沙发被源源不断地运了出去,然后又吸引了大批的手工作坊加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紧临燕庄而建的贸易货栈兴起,村里再也无法宁静下来。

  直到现在,燕庄的村民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还是会说,是加工沙发的生意人和贸易货栈,给了燕庄快速发展的机遇。如今很多在家具城经营沙发的老板,都曾经把燕庄当做生产基地,后来生意越做越大,才搬迁到了更远的郊外,最终有了自己的品牌,不过燕庄仍然是他们记忆中陪他们一起成长的土地。

  贸易货栈兴起后,开始有更多的客商来到这里,燕庄的家庭租赁业就此起步。到了后来,城市快速扩张,前来租房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求租的人有商人、有学生,也有来郑州寻梦的人。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燕庄村民纷纷开始筹钱建新居,以期获得更多的利润,房屋扩建潮开始在燕庄涌现。

  今年72岁的海氏,在燕庄被拆迁之前已经翻盖了六次房屋。最早家里只有三间房子,中间是堂屋,两头住着公婆、他们夫妻和六七个孩子。这三间房子拆掉之后,重新盖了三间面积更大的,中间隔了四五年,又盖成平房,从平房到两层楼房隔得时间长一些,扩建马路的时候,她家的房子因为靠着路边而被拆除。后来,海氏又在稍微靠后的地方盖起了五层楼。每层都是四室一厅的格局,分别租赁给两户人住。后来发现这样住不方便,又把每层的四室一厅隔成了两套小房子。

  底层留的是门面,其余的全部租给刚上班的年轻人或学生。每月的租金加起来不低于5000元。

  这样的房屋在村里不算最大的,最大的有盖到七层的,每层五六个房间,全带独立卫生间,基本上房子完工不久就会全部住满,这边搬走那边也马上有新的房客入住。

  燕庄村里的一位妇女告诉记者,几年前她结婚后仍住在家里,并辞掉了工作,专心帮父母打理房子。这样的生活对她来说非常稳定。

  在他们东边的麦田里,庄稼生长得正旺。没过多久,他们远远地看到几辆黑色的小轿车沿着土路开到了田边,车上下来的人被人群簇拥着走进田埂。眼尖的说,别是毛主席来了吧?消息传开,人群里马上传出小声而兴奋的议论。

  随行的几位村干部,虽然隔着保卫人群和记者,听不到主席的讲话,但他们觉得,他们“从主席向村支书比画的手势里,感觉到了被领袖关注的温暖”。

  相对于他们,曾在河南日报做摄影记者的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省高级摄影技师考评委员会主任魏德忠则更为幸运。他不仅见证了燕庄的荣耀,也近距离地拍摄了毛主席关切燕庄农业、关心随行记者的神态。

  魏德忠在回忆毛主席视察燕庄麦田的文章里说,毛主席很配合摄影记者的工作,拍照完成后,毛主席来到记者中间,举起右手,用拇指和食指扣成一个圆形,比做照相机的镜头,往右眼上一放,风趣地说:“你们总是一只眼睛看人,目标集中啊!”多年之后,魏德忠始终记得这样轻松而风趣的场景。

  毛主席的视察给燕庄带来了声誉,也让燕庄的农业发展轨迹从此改变。原本在收完小麦之后种植玉米的打算,被主席“一麦一稻”的指示彻底扭转。自此,收完麦子种水稻的模式在燕庄延续了下来。

  上世纪70年代末,作为郑州东大门的燕庄开始发生巨大变化。

  村里的田地越来越少,城市的臂膀深入村庄背后,把它轻轻揽了起来,以往的郊区农民开始变成城里人。

  “那时候还没有开始房屋租赁,家里的男人白天上班,晚上则去办夜市。”燕庄的一位中年妇女说。

  在如今金水路和未来路交叉的地方,原来有一座沼气站。1960年5月11日下午,村民都被集中到这个沼气站,一群人在沼气站的院子里,胡乱猜测究竟是哪个大干部要来视察。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