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3版:郑周刊.城市故事
3  4  
PDF 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中原网  日期: 2007-09-05  来源: 郑州晚报  
步入二十一世纪的郑州繁华美丽

  郑东新区
  郑州的历史在此中有所记录
    郑州记忆之建制 

 

    郑州有兄弟三个

  其实这个郑州,并不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郑州。关于这段历史,还有一个说法,就是郑州有兄弟三个。一个叫许郑,是今天的许昌。一个是虎郑,是从荥州改成的,在荥阳虎牢。另外一个是管郑,也就是今天的郑州。

  

  历史像一个老人,记忆常有偏差,后人根据史书记载去追寻城市的家谱时,往往会粗枝大叶地把三个兄弟的那些事张冠李戴。

  1990年出版的《管城文史资料》中,戴济民先生就提出了自己的考证,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郑州这个名字,是在公元549年,《隋书·地理志》的文字记载是:旧置颍川。这个颍川指的是今天的许昌,当时是春秋时期郑国的旧疆域,在东魏改成郑州,到了后周又改为许州。也就是说,东魏的郑州在今天的许昌。这是郑州三兄弟中的老大,算做第一个郑州的建制。

  查阅一下古代的河南政区图,发现当时的许郑范围还不小,它统领着许昌郡、颍川郡、阳翟郡三个郡和九个县。不过许郑的生命是短暂的,根据《太平寰宇纪》记载,“从东魏到北周,这个郑州只存在了32年”。

  

  郑州记忆 之 变动

  朝代更迭 郑州命运飘忽不定

  大业三年(607年),当政者又把郑州(管郑)改为荥阳郡。

  

  此后朝代更迭,郑州像一个漂泊的孩子,命运飘忽不定。先是夺取了隋朝政权的王世充占据洛阳,自号郑国,重新设立了管州,让其治理管城县,让郑州治理虎牢。两年后,王世充明确下令,管州辖7个县,郑州(虎郑)下辖5个县。

  等到唐太宗李世民上台后,仿佛是赌气似的,第一件事就是废掉管州,保留管城县,让它归郑州(虎郑)管理。6年之后,郑州(虎郑)又被移交到管城县,反过来归属管城县来治理。《河南通志卷三》记载说:从金代以来郑州的名字都没有变动过。

  郑州记忆 之 废兴

  “郑州”也被称做管郑

  在公元581年的正月,也就是北周王朝的最后一个月,当权者刚把郑州改为许州,整个王朝就在隋朝的凶猛攻击下轰然倒塌,随后,新建的隋朝政权把虎牢的荥州改成了郑州。这两件事虽然不是发生在同一个朝代,却是发生在同一年,同一州名由南废变为北兴,在政权的交替当中,郑州完成了名头上的北移。

  

  不过当代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隋开皇元年(581年)改荥州而成的郑州,跟管郑也是没有多少血缘关系的。

  当时的管郑还叫管城县,是中牟的属地。直到隋开皇十六年,政府才将管城县从中牟县分离出来,同时,又从虎牢的郑州分置出管州,让管州来治理管城县。

  到了大业二年(606年),统治者心血来潮,把管州和郑州(虎郑)一起废除,把两个州所辖的区域全部交给新成立的“郑州”管理,这个新“郑州”的政权中心,就设在管城县,所以新“郑州”也被称做管郑。

  当时的郑州(管郑)管理着11个县,包括管城、汜水、荥阳、新郑、开封等,这是我国历史上对管郑疆域的明确记载,也是郑州空前繁荣和辖境最大的时期。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