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4版:玩*艺
3  4  
PDF 版
美术教育就是要“熏”
吴昌硕之《岁朝清供图》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艺术豫军教育力量系列”之河南大学
美术教育就是要“熏”

中原网  日期: 2007-09-06  来源: 郑州晚报  
  红果(王彦发)

  54cm×38cm

  ▲仰望笃定(杨爽) 指导教师 彭西春
  华杰你好(朱万雷) 指导教师 王红英
  

  

  “艺术豫军”系列报道本期将着眼点放在了省内知名美术院校力量上,高校教师既是教书育人的中坚力量,又是活跃在画坛的一股生力军,而高校的学生们则注定是未来舞台上的明星,无论如何,他们都是豫军中一股最有凝聚力的势力。本期推出省内最早开设美术教育本科学制的河南大学。(本系列学校排名不分先后)

  □晚报记者 张柳                                            

  受访人物:王彦发(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常务副院长)

  谈话主题:河南的美术教育

  审美观教育遭遇难题

  “现在的中国画坛受到西方观念冲击很大,而在这股思潮中各大美院受到的冲击尤其大,老师们不知道该怎么办,许多观念的东西无法衡量。”

  说起现在美术教育上的问题,王彦发首先提出的就是审美观念教育上的难题。作为一所老牌学校,河大美术系秉承着学校一贯的传统教学理念,注重的是传统审美教育,以及写实功夫的培养。

  在现代化审美思潮冲击下,如何让学生们拥有个人审美判断,进而实现个性的张扬,对此,王彦发说传统要和现代相结合,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目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建立了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学术梯队,“他们当中有教授、副教授、讲师,老教师功底扎实,中青年教师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能力强,更易于和学生沟通。在我们学校能够很顺利地实现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学校还定期选派优秀的青年教师赴俄罗斯进修,并规定了授课教师的教学课件、课堂示范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更加直观、深刻。另外,学院还规定每年定期举办教师作品展、学生作品展、教学与科研成果展、各种邀请展等诸多展览。

  审美教育就是要“熏”

  “传统美术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熏陶,把老的、好的东西多让学生接触,审美教育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

  将继承传统定成教育的主要方向,但是传统是什么样的?传统在哪里可以寻找到?如何能对传统去粗取精?

  为此,学校想出了开设临摹教室的直观教学法。据王彦发介绍,河大艺术学院目前有明清、近代藏画800多幅,均是出自历代名家的真迹,同时还收藏了台湾出版的大型画集,这些对各年级学生都是开放的,这一点在许多高校教育中都处于前沿。“我们给学生创造了这样一个环境,他可以看着前辈的真迹,自己去学习,去体会。即使是一名学现代设计的学生,他也同样需要传统审美、扎实的基本功。”

  他说综合类大学的美术系所具有的人文素质是专业美术学院所无法比拟的,而“人文是审美的基础和提高”。王彦发的这一观点同样受到了国家艺术教育司的重视,如今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课题遍地开花,河南大学不仅成为其中一个研究中心,同时还新增了民间美术方向的研究生专业,不定期地邀请薄松年、薛永年、殷双喜、倪宝诚等知名的美术史论家、美术评论家、民间美术家来到学校设坛开课,这些都是对传统美育发展的有力探寻。

  现在美术教育面太窄

  “现在美术教育领域的学科还是感觉面窄了,很多边缘学科的研究需要拓展力量,比如艺术经济方面,可是这是一种新兴产业,同样我们也需要新型人才。”

  文化商人,这个称呼似乎是对个人修养、审美眼光、经济力量的一种褒奖。涉足艺术品领域,既要熟知市场行情,又要有个人的独到眼光,大学教育将眼光投向这一日益火热的领域时,教学上的困难出现了,“我们没有师资。”王彦发解释,高校教育在这一领域缺乏底子,之前一直处于空白状态,而这一行却与艺术家、收藏家行为息息相关,渗透到目前艺术品市场的最底层。对此,学校目前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寻找社会力量的进驻,给学生们开专题讲座,而欲将其设置为专业方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