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敏感的朋友们或许会觉得奇怪,咱们在这么短的专栏中怎么可能教大家如何去看这次影响各地金融市场的“次级按揭房贷危机”。并非如此,我是想用这一事件中的最大受害者“次级按揭借款人”所犯的错误,来提醒各位如何避免在未来的人生中遭遇类似不幸。
最根本地来说,这次次级按揭贷款危机起源于美国许多的“次级信用者”,就是收入不高或工作不稳定者。他们不应受美国按揭贷款中介机构的花言巧语所蒙蔽,硬是买下他们根本负担不起的房子,以致非得签下高额的按揭贷款。最有趣的谎言,当然是房地产只会大涨,如果不买将来肯定很惨,这点如果拿十年、十五年来看是有道理的,因为物价上涨是确定的,但是不表示任何时间去做都对,而且对无法负担的人更是不对。
我老板转述他的表弟在美国就是在这种次级按揭贷款中介商工作的。他表弟实在受不了这种公司为了自己获利,不但刻意欺骗那些没有财务实力的人去买高价房,而且在征信时造假,完全不查核客户的存款纪录或年收入数据。更过分的是,他们在贷款的利息条件上做手脚,“鼓励”大家向他们借款,例如30万美元的房贷,他们会说可以借到90%~100%的款,而前3年利息优惠至3%。许多人一算,“现在”每年只需交9000元的利息(30万×0.03),与现在借15万但需交“正常利息”的9750元差不多(正常30年贷款利息约6.5%),因此不借岂不是傻子,更何况转手一卖即可大赚。但是这些美国民众却没看到,贷款利息自第四年起将会跳到7%以上,怎么可能负担起每年2.1万美元的利息(每个月约1800元),更不要说还要开始还本金。
这个实例可以让大家参考,凡事不可只看片面,尤其是当故事越迷人的时候,更要小心,才能明辨是非。
回到基本方向,建议大家一定要会做财务规划,其实最重要的是考虑“最坏情况”。所以不妨考虑——如果被迫卖房,最大的亏损是多少?——如果失业的机会大的话,现有的存款或是可以再借到的钱,可否让你撑过这一段找工作的中断期?所以,在个人理财的时代到来之时,再一次提醒每个人都应该会做类似的规划。
曹幼非
(作者为信诚基金董事、英国保诚集团大中华区投资基金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