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举行看片会,今日全面公映
昨日,《太阳照常升起》在郑州举行记者看片会。姜文蛰伏7年的“大手笔”就像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太阳”,谁的“太阳”都不同,观众的反映各不相同。惟一能够肯定的就是,姜文注定有争议,他既不会收获满场骂声,也不会收获满场叫好声。观影过程中,有观众在低头睡觉,有观众在哈哈大笑;观影结束后,有观众抱怨看不懂,有观众声称棒极了。
革命时期的爱情
影片与《阳光灿烂的日子》直白的叙事风格的表现手法完全不同,光影徘徊于时空交错之中。人,只不过是时光的点缀,配合着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转换而改变。看这部电影时感觉不到真实的时间,这也许就是姜文所要追求的效果。
房祖名从疯母亲是否在屋顶念诗来判断她有没有乱跑;唐老师吹小号“约会”多情的林大夫;年轻时就喜欢摸女人屁股的梁老师老了还借着看露天电影犯老毛病;影片中还有一高兴就唱《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的男高音校长,穿着时尚的留学归来的女学生和山村里追求时尚的“小铁梅”。
那个特殊的年代并不是只有红卫兵、毛主席像章、退色的军服,以及挥舞着的皮带和没完没了的抄家、批斗,也有坚贞的爱情、浪漫文艺、勤奋的学习和工作,还有花痴、变态、偷情、痴迷癫狂。
周韵为什么要嫁给那个连面都没露的李不空?或许是和那个时代的崇拜战斗英雄风气有关,即使这个英雄和三个苏联“喀秋莎”们保持着“纯洁”的革命友谊,她依然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而且把儿子带回他的家乡认祖归宗。姜文似乎有着强烈的时代情结,用各种不同的故事和表现形式做载体,把那个时代的爱情和生活进行到底。
又一场革命时期的爱情那个时代和现在也没有什么不同,那个时代发生的事情现在每天也都在某个地方发生,太阳照常每天升起,套句王小波的话吧——仿佛已经很老了,又好像很年轻。革命时期好像是过去了,又仿佛还没开始。爱情仿佛结束了,又好像还没有到来。这一切好像是结束了,又仿佛是刚刚开始。
晚报记者 梁晨
姜文玩了一把“拼图游戏”
对于姜文执导的电影,我的记忆还停留在多年前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以及至今尚未在国内公映的《鬼子来了》,所以对姜文这部厚积薄发的“太阳”充满期待。
在抢“鲜”尝过“太阳”的味道后,我对观众的忠告是——对这部片子千万不要过早下结论,片中诸人各自命运的脉络,导演构思的精巧都要在第三个段落时才逐渐清晰。整部电影像一个复杂的拼图玩具,它的轮廓在逐步推进中一点点变得完整。
说实话,在这部四段式结构的电影里,我在第三个段落前都是如坠云里雾中,完全不明白导演要表达什么。我因而骂骂咧咧,认为这片子本末倒置,云里雾里故弄玄虚。还暗自抱怨中国导演为什么总是喜欢弄这些虚头八脑、看上去很唬人的东西,就是不肯静下心来,好好讲个故事。
直到第三段开头,房祖名发现河里漂着的衣服和鞋子,姜文才开始不动声色地展示各个角色环环相扣的命运。接下来的部分是层层推进、揭晓答案的环节,因而越发好看。姜文的猎枪在一团火光中让房祖名的喊声戛然而止。第四部分回到诸人命运初次交集的西部,当周韵奔跑在开满火红色野花的铁轨之间,找到了她刚刚诞下的花丛中躺卧的婴儿,冲着喷薄欲出的太阳对冥冥中的丈夫大喊“阿辽沙,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啦,他一笑天就亮啦!”所有的疑惑一点点变得明朗。
无论各自命运如何,无论生或者死,太阳都照常升起在地平线上,一如既往。
这绝对不是一部沉闷晦涩的电影,虽然它有些过分自我,因而显得个性独特——浓重饱满的色彩、精心设置的细节、雕琢到近乎无懈可击的台词、唯美的画面和镜头语言,即便是一段配乐,一个只有几句台词的配角——注意,那是崔健大哥……都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晚报记者 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