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姚辉常 马良 通讯员
本报讯 “新修道路直通家门前,路灯挺立村道旁,通过技能培训的外出务工人员已经开始往家里寄钱了。”昨日,巩义涉村镇涌泉村支书韩进央高兴地说,短短几个月,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这得益于巩义“强村带弱村,企业带村组,整村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新路子。
巩义目前共有省级贫困村39个,占郑州市贫困村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这与巩义作为全国百强县的地位很不相称。
今年3月以来,根据涌泉村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创收困难、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等情况,巩义加大帮扶力度,目前该村已完成村组道路、路灯架设、小杂果基地、文化大院、标准化卫生所等建设工程,整村推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竹林镇各项发展一直处于巩义领先地位,而竹林镇周边的孙寨、寨坡、刘沟等村的经济却较为落后,巩义适时调整竹林行政区划,将这几个村并入竹林,既带动了弱村发展,也为竹林进一步的发展拓展了空间。2006年,这几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00元,是合并前的6.6倍。
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巩义开展了“先富带后富、强村带弱村、企业带村组”结对帮带活动,两年来,巩义农村经济整体实力迈上新的台阶。2006年,巩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40元,同比增长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