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0版:独家责任
3  4  
PDF 版
郑州“平民房产公司”的平抑房价理想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郑州“平民房产公司”的平抑房价理想

中原网  日期: 2007-09-15  来源: 郑州晚报  
  以后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都要由住宅建投公司承建         晚报记者 马健 图

  “住宅建投公司正在办理注册手续,公司董事长人选也在组织部门的考核审定中,不日将可公布。”这是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此前,郑州市政府斥资1亿元“组建郑州公共住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住宅建投公司),解决平民住房的做法曾引起人们的巨大关注。郑州市成立此住宅建投公司的初衷是什么?它能给郑州市的老百姓带来什么样的切实利益?同时,对于抑制过快上涨的房价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晚报记者 马海伟 胡审兵

  住上廉租房有了盼头

  虽然只有200多元,但却能解决刘行(化名)一家住房紧张的问题。

  每个月,刘行都能从郑州市中原区房管局廉租办领回租赁住房补贴,他们家享受廉租房政策已经1年了。有了这个住房补贴,他可以去租民房居住。而在之前,他们家祖孙三代9口人住在仅有40平方米的老式居民房里。

  像刘行这样的低收入家庭,郑州市今年又有228户享受到了廉租房政策,而郑州全市已累计有2468户被纳入了廉租房保障范围。

  “我们是想直接住在政府提供的廉租房里,那样对我们更实惠。”刘行说。

  据了解,在郑州全市的廉租房政策享受家庭中,绝大部分是从房管部门直接领取住房补贴,“政府提供的廉租房极其有限”,而原因是政府拿不出更多的钱购买或建设廉租房。

  郑州市房管局局长王广国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建设廉租房的资金短缺很严重。按国家规定,地方政府拿出土地收益的5%,还有住房公积金的增值部分用于廉租房的建设,不过当时郑州有个情况,土地招拍挂严重萎缩,土地净收益基本没有。十一五期间郑州规划建设25万平方米廉租房,按照每年5万平方米需投入1亿元来计算,5年需要5亿元,这笔资金没法到位。

  而建设廉租房资金短缺的问题,有望因郑州市住宅建投公司的成立而解决。今年年初,郑州市房管局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的优惠贷款,而建设廉租房的任务则交给刚刚成立的郑州住宅建投公司。但之前郑州开发商对开发廉租房毫无兴趣,廉租房是块“骨头”。

  “平民房产公司”解决平民住房

  几番讨论的郑州市公共住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终于在7月30日被郑州市政府以红头文件的形式认可。

  郑州住宅建投公司由市房管局负责注册,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全部来自廉租住房的保障资金,将来通过划入股权和资产,注册资本会有1亿元。国资委是出资人。

  郑州市政府明确规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是郑州住宅建投公司最主要的业务,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周转住房、农民工公寓等。此外,还有对一些烂尾楼、产权不清的“问题楼盘”进行托管改造,还要对“城中村”进行改造,对老旧住宅小区的配套、升级和改造。“除了这些,绝对不涉及商品房开发。”

  也许正因为特殊的经营范围,郑州住宅建投公司被誉为“平民房产公司。”

  除了保障性住房外,郑州住宅建投公司为什么还要把托管“问题楼盘”的棘手问题揽过来呢?

  郑州市房管局局长王广国的答案是,郑州市现在有19个“问题楼盘”,一直令房管部门很头痛,有的企业只有50万元的钱,却干1000万元的事,结果弄得房子烂尾,老百姓上访。一般的开发企业还没办法托管。郑州住宅建投公司有政府的信誉,融资方面有优势,而且心态也好,只要有5%的利润就干,而其他开发商则是低于15%的利润不干。

  记者最近了解的信息是,郑州住宅建投公司正在办理注册手续,公司董事长人选也在组织部门的考核审定中,等到董事长人选确定了,公司就正式开始运作。

  据介绍,郑州住宅建投公司除了董事长由组织部任命外,总经理以及集团员工推行全员聘任制。初步决定设立投融资管理部、开发管理部、工程管理部、计财部、综合部五大部门。而公司的运作资金则不要财政一分钱,实行单个项目打包到银行融资。“以后也会考虑进行政策和资源整合来获取一些资金,比如将来允许经济适用住房购买人补交一些钱,把房产证变更为商品房房产证,这一项预计可以置换出3亿~5亿元。”

  打破经适房旧模式

  “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开发商在限定条件下开发建设经济适用住房。”这是经适房开发的传统模式,而这一模式将被打破,郑州住宅建投公司将垄断开发经适房。

  据了解,经适房在保障性住房中属于“肉”。郑州很多开发商都愿意做经适房,因为利润虽然低,但是没销售压力,资金周转快,拿地也有好处,不过廉租房是“骨头”,大家都不愿做,“只吃肉不啃骨头”。

  而郑州市从去年就把经适房和廉租房建设捆绑在一起了。用郑州市房管局局长王广国的话说,这样做能根治现在郑州经济适用房发展中的一些弊病,能保证所有房子都推向市场,从制度上堵死了倒号的可能。同时,也不会造成价格垄断,因为这个公司是行使政府职能为主,只要微利,能维持企业运转就行,定价上和开发企业比起来肯定是只低不高的,对老百姓只会有好处。

  “郑州的做法值得推广。”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建设部原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张元端对媒体表示。

  张元端说,由政府来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能改善经济适用房当前存在问题的三大环节:供应对象的审查、经适房的建筑标准、经济适用房的退出机制。“由于目前各地经济适用房是由开发商在开发建设,所以这三大环节做得不太好。”

  其实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经适房定位不清的问题。民革中央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关于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议”中直言,我国依靠私人发展商建造和分配经济适用房,而私人发展商的目标是追求利润,这就造成了虚报成本、超标建筑、抬高价格,从而导致经济适用房“富人化”。

  当时提案建议,政府必须直接参与投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发展一个与商品房市场并存的“二元”体系,使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合理解决。政府的具体角色是负责规划、建造和管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房屋建成后,政府根据需要决定出售或租赁、房价或租金水平、受惠对象。

  平抑房价的美好愿景

  对于成立郑州住宅建投公司的初衷,郑州市房管局局长王广国坦言,这个举措的目的就是平抑房价。但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争议。

  有人认为,仅靠房管部门一家的力量平抑房价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而一位经济学者的质疑颇具有代表性: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维持公平的市场和环境的,而由政府出资组建住宅投资公司,就不免出现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情况,存在把市场搞乱的可能,如果这个公司进入市场,就会形成政府职能的错位。

  但王广国局长认为,房价上涨很快,政府直接干预也不现实,政府能做的就是加大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市场是“无形之手”起主要作用,政府作为“有形之手”,关键时候是不是也该发挥一下作用,调控一下?房子的问题关系国计民生,纯市场行为不完善的地方,房管部门就进行完善和补充,做市场行为不愿意做的事。

  有评论说,郑州市采取的一些措施也许不能对平抑房价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至少是承载着老百姓的美好愿景。毕竟,郑州房价涨得比较快。郑州房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郑州商品房均价较4月份上涨305元,达到3573元/平方米,涨幅创了今年的新高,涨幅在全国处于中上游水平。

  王广国局长强调,平抑房价主要靠改变购房者的心理预期来实现的。虽然经济适用房的投入量占市场份额还是很小,没办法实质性明显拉低房价,但是老百姓看到政府下了这么大力气,未来预期有更多更便宜的房源,在购房上的恐慌性心理会降低,买房热度有所消退的话,房价的涨幅应该会放缓。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