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6版:郑州时政
3  4  
PDF 版
一张照片,就是一段历史的缩影 一次讲述,就是一场正义的声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打印】  

一张照片,就是一段历史的缩影 一次讲述,就是一场正义的声讨
郑州市民以多种形式纪念九一八
中原网  日期: 2007-09-19  来源: 郑州晚报  
  纪念九一八 不忘国耻日

  □晚报记者 潘默        

  本报讯 “缅怀同胞,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发奋图强……”1000多名中小学生面对纪念碑,在条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昨日,惠济区古荥镇1000多名中小学生来到该镇岭军峪上河王村,聆听该村死难同胞见证人梁秋来老人讲述当年沉痛一幕。

  梁秋来介绍,1941年10月3日,古荥镇岭军峪上河王村惨遭日本侵略者的洗劫。96名村民惨遭杀害,20余名妇女不堪受辱投井自尽。作为当时的见证人之一,梁秋来老人向在场的学生讲述了当时的悲惨场面后,还将自己写下的一首诗《忆村史 感恩伟大的党》,念给在场的所有人员:“四一年日寇进中原,上河王村遭灾难,八月十四那一天,鬼子进村来烧杀,九十六良民被糟蹋,青年无辜亡刀下……”老人在念的过程中压抑不住悲愤,失声痛哭。

  为纪念岭军峪上河王村遇难同胞,使后辈铭记这一苦难史,村民自发于2005年8月在村头修建起一座纪念碑,每年都要组织开展一些教育活动。

  红领巾签名励志

  一村民写诗缅怀

  古荥镇举行纪念九一八活动

  □晚报记者 马燕 吴泳

  见习记者 李雪    

  

  本报讯 为纪念九一八事变76周年,500余块宣传画、4000余幅抗日老照片、百余件印证日军罪行的军用品等昨日分别在绿城广场、紫荆山立交桥毛泽东主席雕像下、花园口事件纪事广场展出。勿忘国耻万人签名等活动让围观群众回忆起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感触颇深、激动不已。

  

  87岁老八路向市民讲述抗战史

  “这些图片都是日军的罪证啊!”在紫荆山立交桥毛泽东主席雕像下,87岁的常景星说起自己的抗战史激动不已。常老先生目前是河南抗大(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精神研究会会长、河南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1938年,18岁的他在河北石家庄参加了八路军129师385旅。在随后的7年时间,他作为八路军战士,先后参加了“百团大战”、“反扫荡”、收复豫北等一系列战役。“抗战胜利都62年了,炮火硝烟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认为牢记国耻、自强不息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常老先生的话赢得了众多市民的掌声认同。

  

  老战士退休后坚持给学生讲课

  昨日在绿城广场,邢玉堂老人介绍,他1948年参军,参加过淮海、渡江、宁沪杭和抗美援朝等战役,是荥阳市十佳校外辅导员之一。退休后,他坚持给当地的大中小学校上课,讲革命故事、说战争经历。“我讲课一般要1个多小时,同学们听得特别入神,每次讲完大家都意犹未尽呢!”邢老师说起自己的讲课经历满脸得意。老人希望能通过给学生讲故事的形式,让青少年对历史有更深的理解。

  一农民收藏日军侵华物品百余件

  紫荆山毛主席像下,日军军帽、日本国旗、画报、军刀、手雷、水壶……几十件印证日军罪证的收藏品整齐地摆放着。这些收藏都来自一位登封普通农民——48岁的闫铁军。说起收藏的原因,他一脸愤怒:“我大伯是个普通老百姓,1944年被日军抓走现在也没有音信。”出于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日军侵华的憎恨,闫铁军几十年来到全国各地收藏日军的战争物品,现在已有百余件了。每年他都会在各地免费展览,为的是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历史。

  活动中,不时有家长带着孩子参观,边看边给孩子解说。“主要是让孩子了解中国战争的历史,不忘国耻,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一位家长说。

  省黄河儿女抗日纪念活动中心还在紫荆山组织了图片展览、918个现场签名征集等活动。 线索提供 张先生

  一位老人郑重地在“勿忘国耻”的宣传条幅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晚报记者 常亮 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