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郑州公交总公司邀请省市建设、规划部门负责人和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优先发展城市公交规划进行研讨。据郑州公交总公司副总田金雨介绍,郑州公交总公司目前营运线路195条,线路长度3002.5公里,各种营运车辆3421台,日运营里程50万公里,运送乘客180万人次。城市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3台,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20%,主干线路平均发车间隔3~5分钟,市内一般不超过500米就可坐上公交车。全市公交IC卡已突破112万张,还有20万张老年免费乘车卡。
今后几年,郑州公交每年将新购公交车辆500台,争取到2010年使公交车辆总数达到4800台,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16台,实现城市公交在整个行政区域内的大覆盖。
从现在的3421台到2010年的4800台,3年后实现城市公交覆盖整个行政区域。郑州公交总公司昨日发布最新消息,今后几年内,他们每年需新购公交车500台,力争3年之后城市万人拥有公交车16台。
□晚报记者 党晓梅 王菁
公交将覆盖整个行政区域
周高虹 制图
公交车进场率不低于95%
“十一五”期间,本市将城市公共交通场站设施作为开发区、新建小区、大型商业网点、机场、高校园区、新城区、风景区及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工程建设项目的必备基础设施,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城市主干道建设必须同步建设港湾式停靠站。
未按规定配套建设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验收。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进场率不能低于95%。
占道的公交枢纽站要逐步取消
由于市内交通日益拥堵,公交车运行速度从2004年的16公里每小时下降到去年的14.9公里每小时,大部分线路不能保证单程50分钟行驶完毕。
如何保障公交车快速便捷?参加探讨的市规划设计院总工任西峰、省建设厅原总工程师虞绍涛等都建议科学调配公交线路和增加公交专用道。省建设厅规划处处长郭风春表示,可在上下班高峰和人流密集区实行区间车,大路人多区域走大巴,路窄人少地段换成小车。
郑州公交今后走向“短平快”
市民代表杨小平指出,医学院和紫荆山立交桥下成了公交场站。这些交通枢纽不仅乘客多,公交车也多,把这些地方作为场站确实影响交通。
要解决上述问题,郑州也有了长远计划,2009年之前完成火车站广场、各长途客运站及新郑国际机场大型城市交通换乘枢纽中心建设;在市中心城区外围,城市环道与主要出入口干道相交处,建立大型的转乘停车场,形成“停车—换乘”枢纽。
另外,2008年本市建设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6个、首末站10个,2009年建设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5个、首末站11个,2010年建设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4个、首末站11个。另外,2010年之前轨道交通1号线要开工建设;规划BRT(快速公交系统)线路3条,建设完成市中心区BRT示范线路1条。
无车日车次将多发30%
9月22日郑州市将迎来第一个无车日。无车日当天,公交二公司将发车7094车次,增加2218车次,比原来多增加30%左右。另外,该公司将早高峰时间向后推迟到8时以后,在部分客流量大的公交线路增发区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