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2版:人物
3  4  
PDF 版
体坛大亨郁知非浮沉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体坛大亨郁知非浮沉录

中原网  日期: 2007-09-21  来源: 郑州晚报  
  插队青年

  郁知非生于1952年,是上海市卢湾区人。1969年,年仅17岁的他从大上海千里迢迢来到黑龙江虎林县迎春镇,到生产建设兵团的八五四农场插队当兵。那时,郁知非给人的印象是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但是,干活方面不够踏实。一位和他一起插队的知青回忆,在当时政治氛围极浓的环境中,郁知非曾被上面调查是否加入过“牛、马、羊”小集团——“具体说呢,牛、马、羊就是对领导拍马、对下面吹牛、上面追查下来要像一只绵羊。”

  调查最后不了了之,但农场就此给郁知非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多年后,知青聚会邀请郁知非,他从来不去,也不再和这些人来往。

  不过在郁知非口中,“这10年(指下乡插队)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我感谢这段日子,我对东北怀有很深的感情!”此外,插队给郁知非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农场的马受惊,压伤了他的腿,他得以回到上海休养。

  郁知非,曾任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董事长、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因把F1(一级方程式赛车)赛事引入中国而被称为“中国F1教父”。去年10月,因卷入上海社保案,被有关部门传召协助调查。今年1月2日,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安徽省公安厅刑拘,2月6日被安徽省公安厅逮捕。今年5月,经上海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批准,上海市纪委、市监察委决定给予郁知非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2007年8月16日15时20分,因被指控职务侵占罪的郁知非在安徽芜湖出庭受审。然而,就在郁知非准备平静地接受审判时,原定于当日下午的开庭因辩护律师提出要求证人出庭,法院突然宣布延期审理。体坛大亨郁知非一案,更增神秘色彩。

  郁知非多次自比许文强,或有转千湾转千滩之意,如今一语成谶。

  申花足球队诞生之日起就带有强烈的行政撮合色彩,郁知非麾下的申花俱乐部成为上海政坛一颗棋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1994年11月24日,申花俱乐部邀请各界总结第一年职业联赛的得失。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的陈良宇引用了毛主席在三湾改编上说的“党支部要建立在连队上”的话:“你们球衣上印有上海两字,就要对上海人民负责,不能光讲钱。荣誉是第一的,但荣誉是钱买不来的。球队在管理上必须严,要成立党支部,要有精神支柱!”

  第二年年初,申花俱乐部向全国公开招聘了领队后,立即成立了党支部。此后,球队党支部的作用被反复宣扬。不仅如此,陈良宇还将自己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儿子陈维力托付给郁知非,出任申花俱乐部的副总经理。有媒体报道,“陈维力在队里时,是郁知非与其父亲联系的桥梁,其父很多对球队的指示,都是通过陈维力传达。”借此,郁知非进一步密切了自己和上海核心权力圈的关系。

  也是在这年,上海市给予申花集团的支持也达到了顶峰:在上海市黄金地段批给他们一块地皮,申花房地产公司将其建成闻名上海的高尚住宅区———“巴洛克宫廷”(又名“申花苑”),当时的价格是每平方米1万多元人民币,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天价。

  也是在这一时期,郁知非结识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人脉关系。公开报道显示,1987年起任黄浦区区长的陈良宇多次带领国外嘉宾去三灵电机厂参观、考察。也是这层关系,让郁知非开始结缘足球。

  上海的市足球代表队最初叫上海足球队,赞助商一直不太稳定。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赞助商为上海金星,后来由生产凤凰自行车的上海自行车三厂赞助。1991年,广东顺德的神州热水器厂以20万元人民币将冠名权买走,这刺激了上海市有关领导。他们找到当时任三灵厂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的郁知非:“你看看,同样是做热水器的,人家有这种意识,你就没有”

  于是,1992年,郁知非同样以20万元的价格将球队冠名权购回,但作为一家和足球并无关联的电器生产厂家,郁知非起初对足球并不热心。1993年,冠名权又被“爱可发”胶卷厂买走。

  是年底,正在美国开会的郁知非被急召回国。当时,全国正在搞足球改革,已升任上海市领导的陈良宇希望上海能先行一步,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有点经验的郁知非。

  申花自1995年夺得甲A联赛冠军后,开始陷入一个怪圈——连续6年,始终与甲A冠军无缘。自认为俱乐部经营没问题的郁知非认为,只要给时间,他一定能卷土重来。但一切都为时已晚——成绩,往往也意味着政绩。

  在黯然离开申花后,郁知非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02年2月,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成立。5月,在离开申花半年后,郁知非在上海久事公司董事长兼“上赛场”董事长张桂娟邀请下,以副总经理的身份再次被推上舞台的前端。

  当时,一位记者问他:促成你从足球到F1的转变的最大原因是什么?郁知非说:“我们都是听领导安排的,我到申花也是听领导安排的,搞F1也是领导安排,组织安排我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郁知非充分利用了自己以前在媒体圈的资源,频频出现在各种新闻发布场合,让国人逐渐知道了F1与F4之间的区别。

  郁知非还梦想打造自己的F1车队,他将这个时间设定为5年,因为自己“10年后就退休了”。可惜的是,郁知非的梦想还没有实现,2006年“上海社保案”发,当年9月,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被免职、立案检查,10月,郁知非“协助调查”。

  本报综合《南方人物周刊》《南方周末》《南风窗》报道

  结缘足球

  权力阴影

  可悲命运

  知名厂长

  回上海后,郁知非一边收废品,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大专的课程。此后,街道成立安置剩余劳动力和回沪知青到街道工厂,郁知非得以进入黄浦区集体事业局下属的三灵电机厂工作。

  郁知非先后做过仓库保管员、销售科长,一步步升任厂长。那时,他给人的印象是“脑子活络,主意蛮多”,“在市场营销上很有一套”。

  三灵电机厂最初生产电子琴、空调用的风扇等电子产品,工人只有108个,固定资产仅有3万元,生产流动资金几乎为零。

  1984年,在郁知非等人的主导下,三灵厂开始转型生产“申花”牌洗衣机,厂子办得风生水起:1988年9月,与上海久事公司、上海交电家电商业(集团)公司成立上海申花电器联合公司;1988年企业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当年产值达到1.3亿元,创利税1133万元,向市场提供双、套桶洗衣机30万台,成为上海黄浦区集体企业中的第一大厂。由此,郁知非也囊括了一个企业家能拥有的所有名誉,上海市劳模、十佳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