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2版:体育双瞳
3  4  
PDF 版
换帅不如换思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换帅不如换思路

中原网  日期: 2007-09-27  来源: 郑州晚报  
  一个人从他选择成为一名职业教练的那一天起,“下课”就成了他生活中挥之不去的字眼,毕竟像弗格森那样能执掌曼联20多年的人物实属凤毛麟角。虽然率领四五队成就了河南足球13年的冲超梦想,但在今年联赛成绩不好的情况下,建业俱乐部最终做出让门文峰下课的决定也是很正常,可以理解的。不过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每次换帅对于俱乐部来讲同样是一次阵痛,通过阵痛俱乐部同样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否则便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晚报记者 郭韬略/文 白韬/图

  频繁的主帅更迭

  从2001年开始,俱乐部则走向了另一极端,保持着几乎每年更换一个主教练的传统。

  自1994年职业联赛开始一直到本世纪初,建业一直是一个超稳定的俱乐部,尤其是主帅的人选,老帅王随生甚至被外界誉为“足坛不倒翁”。但从2001年开始,俱乐部则走向了另一极端,保持着几乎每年更换一个主教练的传统。

  7年当中,除了迟尚斌带队取得中甲联赛亚军、门文峰率队冲超之外,再没有哪一个教练能带队带满一整个赛季。而且更换教练的举措大都是发生在下半赛季,这也就形成了一个规律或者说是怪圈:成绩不好就换教练,换了教练成绩再不好,就再换。反反复复,似乎换教练成了改变成绩不好的唯一方法,而一个事实是,在冲超成功之前的几年内,无论是球队建设还是联赛成绩,大都没有什么起色。

  换帅的经验与教训

  相比其他年份,2006年建业的最大特点并不是人事更迭,而是准备工作扎实。

  回望历史,成功冲超的2006年当然更有借鉴意义。实事求是地讲,2006年的成功,是俱乐部的良好运作、教练组的深谋远虑和队员的团结顽强乃至运气等多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但并非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能够冲超的队伍,都是经过多年积累,一步一个脚印由中甲强队变身中超的,而在中甲联赛历史上,像四五队这样前一年才仅仅排名第十,第二年就一飞冲天以冠军身份晋级的,少之又少。

  相比其他年份,这一年建业的最大特点并不是人事更迭,而是准备工作扎实。2005年赛季一结束就敲定了教练班子,随后很快就签下了后防中坚特兰切夫(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2006年的外援引进工作也只能算是“相对成功”),在内援方面,陆峰、何滨等后来成为主力的队员早早就到位,这给了球队一个充分的准备期,为联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这样的成功经验,却并没有在球队进入中超之后坚持下来,今年年初的外援引进工作失败直接导致了“用中甲球队打中超”的尴尬状况,也为日后在联赛中举步维艰埋下了伏笔。

  反过来再看2006年之前的几个赛季的内外援,尤其是外援,一直是球队的薄弱环节,也是最让历任主教练头疼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也曾被媒体无数次地提及,俱乐部也为此有过公开道歉。但直到进入中超之后,却依然得不到解决。这样一个关键却也并不是非常复杂、难度非常大的问题,在建业这个运营了10多年的俱乐部中,竟然成了一个“顽疾”,真的是很让人费解。

  转换思路

  更重要

  2007年的建业俱乐部可谓事故频发,从年初的罢训风波到内外援引进,再到主场危机、俱乐部高层人事更迭,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但俱乐部经营管理亟待改善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中甲期间,由于有着深厚的底蕴,俱乐部相对规范,加之中甲“烂队”不少,所以虽然有不少错误,建业也断然不会沦落到保级艰难的地步,但在进入中超之后,竞争对手变成了经验更丰富、实力更强、运作更规范的俱乐部,差距就顿时显现出来。

  目前俱乐部的当务之急当然是保级,而从长远看,纠正错误,改变思路也是一种必须,否则,即使今年保住级,今后在中超的日子仍不会太“滋润”。

  本土教练是一笔财富

  就像带队冲超并不能掩盖其能力尚有不足一样,今年中超联赛带队成绩不好,并不能抹杀门文峰为球队、为俱乐部所做的贡献。

  在职业化时代刻意划分本土教练和外地教练确实有些狭隘,但不能忽视的是,由于地缘和感情因素,本土教练在工作中付出的更多,也更具前瞻性。在职业化的10多年历史上,除了任期极短的,真正担任球队主教练的只有王随生和门文峰两个本土教练,抛开二人在执教中都曾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不说,单是内援的引进,他们的思路就明显有别于其他教练。2000年,王随生引进了杨杰、王金利等5名1977年龄段的内援,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弥补1977年龄段这个断层,以改善球队年龄结构。而2006年到2007年,门文峰先后引进了10名内援,其中年龄最大的就是1981年出生的队长陆峰,今年引进的肖智、王寿挺更是1985年出生的潜质不错的年轻队员。从长远看,这批队员至少在未来5年中都能发挥作用,这样就再一次保证了球队的可持续性发展。再反观其他年份的内援,目前还能让球迷记住的恐怕也只有2003年引进的薛飞了,2004年更是出现过花费数百万买了一堆连18人大名单都进不去的内援的闹剧。

  就像带队冲超并不能掩盖其能力尚有不足一样,今年中超联赛带队成绩不好,并不能抹杀门文峰为球队、为俱乐部所做的贡献。经过这两年的努力,现在的四五队已经逐渐成为了一支拥有一批有潜质的队员,年龄结构合理的队伍。门文峰在任期间也多次表示:“这支队伍最难熬的就是今年,如果能挺过今年,明年的日子就好过多了,再过一两年就能够出成绩了。”虽然门文峰本人没能“挺过”今年,但这支队伍如他所愿“挺过”今年还是非常有希望的,而在门文峰离开之后,他在球队建设上的一些思路和做法还是应该得到认可和坚持的,这样,未来的四五队也会更有希望。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