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入作协的道德死结在哪里
事情闹大了!“80后”作家郭敬明破格加入作协一事,已经演化为公共事件。日前,王蒙声称,郭敬明抄袭与入作协无关,作家不是道德楷模。而著名女作家毕淑敏却表示:“一个作家应该不断要求自己进行人格和修养的建设,既然已被判定抄袭,又拒不道歉,对作家来说应该是重大瑕疵,这实在是很遗憾。”
作家的确不是道德楷模,作家的道德水准也未必高于其他人。透视近年来文坛爆出的一些乱象,就可明白一些作家已经堕落到了何其夸张的地步,他们不足以也不配充当道德高标。既然如此,为何世人对抄袭的郭敬明揪住不放呢?除了这些人心怀善念、疾恶如仇之外,大抵是因为,在不远的以前,作家在他们心中太过如雷贯耳,太过神圣,太过高贵。可不是吗?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作家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任务是教育青少年,是塑造读者的灵魂,是“用思想上影响的办法竭力减少灰心者、叫苦者、怀疑者的人数”。
当然,笔者认为,即便我们不要求作家拥有道德洁癖,也不忍看到作家主动沦于泥淖之中。道德永远不是评判世界万物的唯一标尺,但道德毕竟是这个社会的根本准则之一。作家如果爱惜羽毛,如果还珍重清誉,就不要砸碎那残存世人心中的最后荣光。 据《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