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医院管理高端访谈 |
|
刘建民的很多工作都超出了他“郑州市骨科医院院长”的身份,中华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医学分会创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郑州分会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区人大代表。
他经历了从普通医生到科室主任、院长不同的工作岗位。熟悉他的人告诉记者:“他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院长这个位置的。”“一个有责任感的医院,要把救死扶伤的角色摆正,才能赢得更多的公信力。”正如他自己所说,让老百姓信赖的医院,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晚报记者 詹莉莉
是院长,更是实干者
市骨科医院上个世纪90年代曾一度辉煌过,但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大医院开始开展骨科,病床被分流,医院发展也逐渐走下坡路。为了重塑医院形象,重新确定在省内骨科的学术地位,作为医院领航者,刘建民提出“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人才发展计划”和“专科专病”的工作思路。对于专科专病的理解,刘建民说:“10个病人10个大夫治疗与10个病人一个大夫治疗,效果肯定不一样。”
“以人为本,精益求精。”医院的院训就是要求我们要在服务和质量上下大工夫。为了贴近百姓需求,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医院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从优化服务流程,倡导人性化服务着手,在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完善“便捷挂号”、“简易门诊”、“导医”、“信息咨询”、“健康教育”、“便民服务”、“信息公示”等服务内容。
另外,积极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成本核算及绩效考核工作,自2002年以来,医院的业务收入实现了翻两番,固定资产增长近8000万元。
为了保证医疗质量和培养塑造专家,积极推进“三名”建设,即名医院、名专科、名专家,不断提升业务技术水平。为了切实减轻病人负担,医院邀请上海、北京等地专家前来会诊、手术示范,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病。
为了改变医院布局不合理、建筑设施陈旧、病房条件较差等问题,医院加强基本建设,建成了面积21670平方米配套有卫生间、有线电视、宽带、中央空调等设施的病房大楼,楼内手术室、供应室设备先进;建成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食堂;完成大门两侧拆墙透绿工程、门前停车场等基础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就医环境,提升了医院整体形象。
是院长,更是惠民者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医院,应该把救死扶伤的角色摆正,才能赢得更多的公信力,让老百姓信赖。”刘建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了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院一直努力降低医疗费用。首先加强医疗收费管理制度、出台内固定植入物使用规定;将药品、材料等占收入结构的比例纳入绩效考核;药品、医用材料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另外,推出了髌骨骨折、椎间盘突出等单病种限价。
通过一系列措施,2006年,医院集中招标采购药品率达100%,集中招标采购高值医用耗材1262万元,为病人减少支出100多万元。药品、材料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4%和3.7%,每住院床日收费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下降4%。同时,也赢得群众一片称赞,被评为“2006年百姓最满意的收费合理十佳医院”。
定期进社区开展专家义诊、医疗咨询、受理医疗投诉,以及为家庭困难的群众免费发放药品活动;与中华慈善总会联合爱心工程,开展“新关节、新生活”公益活动;为10名患者免费提供10套人工关节,免除材料费用20多万元;免费为4例脊柱侧弯病人做手术; 为贫困脊柱患者免除材料费爱心工程等一系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