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7版:郑州珍档
3  4  
PDF 版
古塔晴云
本事大小 看“模儿”和“模子”
李商隐和郑州刺史萧浣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古塔晴云

中原网  日期: 2007-10-24  来源: 郑州晚报  
  古塔晴云、凤台荷香、圃田春草、汴河新柳、龙岗雪霁、梅峰远眺、卦台仙境、海寺晨钟

  我国古代,大凡名城重镇、州府郡县,多以雨、霞、烟、云、风、花、雪、月等为名,取祥瑞之意,设置地区八大景。或取之自然,或人为构建,为当地壮丽河山增添不少光彩。跻身中国八大古都的郑州,也不例外。在明清两代,不仅有过八大景,而且不落俗套,别具一格。现简要介绍之,以飨读者。

  “古塔晴云”中的古塔,就是郑州市原塔湾的开元寺塔,民称舍利塔。明嘉靖《郑州志》记载:“开元寺,在州治东。唐玄宗开元年(713年)创建。永乐十八年(1420年)僧明福重建。”民国五年《郑县志》又记载:“舍利塔,在开元寺,高十余丈,唐时建。”舍利塔监造者,乃唐初开国元勋尉迟恭。

  郑州舍利塔外形与西安大雁塔极其相似,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建筑。塔高52.7米,底层外径18米,内径8米,壁厚5米,由特大古砖砌制而成。每层均配棚板、木梯,沿梯旋转而上,直至顶层之“藏经阁”。一层供奉有高大石雕佛像,四时香火不断。由于八面轩窗,三层以上可鸟瞰四方景色。

  这里是善男信女求神拜佛的圣殿,也是文人墨客休闲游览的福地。塔顶夜有巨灯照明,方圆十里可见。为此,乾隆三年,时任知州的张钺在其《古塔晴云》一诗中写道:“开元初地辟,云际涌浮图。独立遗千劫,凌空占一隅。絮黏连不断,肤合有疑无。背郭炊烟起,常将霁霭俱。”作者对古塔景色的仰慕、赞美之意,跃然纸上。

  只是舍利塔命运多舛,几经磨难。清咸丰元年,太平军攻占郑州,入驻塔内,后与清兵在此决战,清兵因久攻不克,旋放火烧塔,致使塔中棚板、木梯被毁。清光绪年间,不知何故(有人说遭雷击),本为十三层的舍利塔,十二、十三层坠落,成了十一层的半截塔。最让人痛心的是1944年春,日军轰炸郑州,将古塔作为重点,投弹多枚,将这座曾是郑州标志的建筑炸成瓦砾,在塔中避难的30多人也同时罹难。这座名噪一时的舍利塔,曾夺城区景致之冠的“古塔晴云”,从此在郑州消失,风光不再。李济通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