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6版:人物故事
3  4  
PDF 版
黄国瑞,艺术在生活中绽放
主角描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黄国瑞,艺术在生活中绽放

中原网  日期: 2007-10-24  来源: 郑州晚报  
  他是旅美画家,却说着一口地道的河南话;他是石佛艺术村的“带头大哥”,却常趿拉一双老头鞋;他对世事淡泊,却对艺术保持极高的热情;他不善言谈,却对任何人都友善、真诚

  记者之初印象

  印象中的他应该说话洋味十足,最起码也是个中英夹杂,可事实上他却说着一口地道的河南话。印象中,他也许会注意仪表,因为总是在外抛头露脸、迎来送往,可事实上他却趿拉一双老头鞋,让身体裹在一件暗红色的宽大运动装里。印象中,艺术家多数会日夜颠倒,日上三竿之时才是一天的开始,可事实上他起得极早,每天早上五六点就要睁眼开工……总之,他带给了我很多意想不到。采访之前,在网上看了他的图片,胖胖的、圆脸、短发,也算是有了最初印象。可一见到他本人才发现原来照片“造假”了,他不算很胖,看着有些许憔悴,胡子也留起来了,他说是累的,每天的事情太多,他几乎没有时间休息,没有时间吃饭……

  (一)淡泊 曾经的苦难只是“过客”

  和黄国瑞聊天,你能很深地感觉到他淡泊的一面,那些过往的苦难对他来说都是不值一提的,仿佛他爱抽的雪茄烟氲一般,过往了无痕。

  为了在正规的美术院校深造,他曾经参加过5次考试,连自己也记不清都报考了哪些学校,可惜运气不好,通通都失败了。几年下来,考试花费让父母有点不堪重负。1986年,他在市场里卖美术用品,毕竟“卖不出去,我留着还可以自己用”。干了一段时间后,他又搞起了装修设计,这让他赚取了人生第一笔大额财富。在上世纪80年代末时,他已开起了私家车,用起了大哥大,浑身上下都是名牌,打交道的也非富即贵,而他则是那圈人中最年轻的一个。“那时候真是年少轻狂,开着车见有人挡在路上,就会探出头骂几句难听的。”一想起当时的行为,黄笑着摇了摇头。

  在厌恶生意场上打滚的日子后,黄国瑞专心致志当起了画家。1998年,受美国一所大学邀请,他前往美国讲学,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纽约——这座当代艺术的中心,自由的创作空间让他决定留下。

  刚开始的两个月里,不懂英文的他只能每天蹲在路边观察行人。在一位友人帮助下,他在一家画廊举办了个人画展,很多人对他的艺术创作表现出了惊讶。也正是因为他在艺术上的出色,作为特殊人才移民所提出的申请很快得到了肯定的回复。

  这就是黄国瑞的故事,你可能会觉得我的笔触太苍白,其实这正是他的淡泊之处,不仅对名利如此,对曾经的辛酸、磨难亦如此。

  (二)热情 对艺术他的精力无限

  和黄国瑞谈话,你会感觉到他身上有种矛盾感,一种对世事的淡泊和对艺术热情的碰撞。对艺术,他总是有用不完的精力,他总是说:“时间不够,没有时间。”在作画时,他常会思考如何去创新,如何去突破。他总是说:“要让艺术和生活相结合,那样的艺术才是有生命力的。”所以,他把常用的油彩换成了装修时用的涂料、水泥,那种天然的、无雕琢的色彩在画布上隐隐地表露着自己要强的生命力。

  在他的小院里,为了幽静,他修了小鱼塘,塘中的水在不断流淌,里面有鱼,乍一看和其他人家的没有不同,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玄机就隐藏在这汪碧水中,两张宣纸上画的鱼竟然也与真鱼争起食来。“只有在水中,鱼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所以我把鱼画在水里,在宣纸上专门做了玻璃框封闭。这样的创作才是与生活交融。”

  (三)念旧 到哪儿我都要讲河南话

  我以为黄国瑞是个念旧的人,因为他把自己的事业放在了石佛村,那个他父辈曾生长的地方,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昔日的小山村将会变成全国著名的艺术家聚集地之一。除此,定居海外多年的他却一如既往地喜欢家乡的面食,特别是对饺子情有独钟。

  当然,他的念旧还体现在那一口地道的河南话上,“我推崇河南话,方言代表了骄傲,即使走在美国的大街上,我也会大声地说着河南话和朋友聊天。”在他的电脑中,有这么一段视频:“纽约,黄将要为美国艺术家做一场艺术讲座,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尊敬的各位先生、女士……请允许我用我的方言河南话来为大家介绍这次的讲座……’当翻译将这段话翻译出来后,他出人意料的开场白博得了全场掌声。”

  为了推广河南话,他曾和朋友在上海火车站做过一次调查。一个朋友用河南话和不同的人打招呼要求合影,可没有成功一个,还被很多人骂做“有病”或给予白眼相待。接下来换黄国瑞出场,他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结果他成功地和一个女孩合了影,照片中的女郎笑靥如花。通过这次试验,更坚定了他要把河南话推广的决心。

  (四)细心 爱要在最贴近自己的地方

  黄国瑞的工作室很大,但完全没有脏乱的感觉。工作室是他亲自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的考量。

  在工作室里我没看到他的全家福,他总是中国、美国到处跑,常年不在亲人身边难道会不想念?当我把这个疑问抛给他时,他轻轻地从领子里取出了一条项链,吊坠是一颗牙齿,那是他儿子第一次换牙时的大牙,原来他把最深切的思念放在最贴近自己心脏的地方,让家人的温暖和他的心一起跳动。至今他仍保留着儿子小学的毕业证书,还将它裱起来挂在墙上。这都是微不足道的细节,但他却做得那么自然。

  边看边聊,我和黄的谈话不知不觉过了好几个小时,他不是个善于表达的人,但却会给予你朋友似的友善和真诚。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