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富海看来,这些就是典型的郑州性格,包括中国最早的上市公司郑州百文,以及打造“红高粱”烩面连锁、创造了“一碗吃尽中原风”的商界人士乔赢,都是郑州骨子里敢想敢干精神的体现。
诚信也是郑州的性格。
中国商界历来有“子产为相,市不豫贾”的美谈,这个典故就出自郑州。子产是郑穆公的孙子,他坚决执行中国第一部保护商家利益的法典《质誓》,使郑国商业达到鼎盛,后人总是说,有像子产这样的人为相,市场上就会有公平交易,不会有欺诈行为。
郑州的诚信是最早的,现在有很大的争议,其实跟现代商业社会本身的尔虞我诈有关系。郑州老一辈的商人都知道,经商有三宝:“门面、伙计、信誉好”,另外大家都信奉“七分仁义,三分生意”。
郑州是实诚的,不过这实诚中也透露着狡黠。
比如有人去市场买黑布,你要是说布不黑,老板会说,你等等,我去仓库给你换,换来换去或许都是一块布,最后顾客眼看花了,就会买下。撕布的时候商家嘴里念叨着“一尺让三寸”,让你为多给的三寸美滋滋的,但回去一量,可能刚好还是你要的数,不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