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9版:中国新闻
3  4  
PDF 版
华南虎底片上交国家林业局
“北京奥运会”字字都是姓 全国3492人名叫奥运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中原网  日期: 2007-10-24  来源: 郑州晚报  
  时政观点

  “医药分开”关键是强化购药自主权

  广东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日前表示,广东将要在全国率先实行“医药分开”政策(新闻见昨日本报A19版)。

  很长时间以来,一种十分流行的观点认为,“以药养医”体制是造成看病贵和药价虚高的症结所在,“医药分开”政策因此被人们寄予厚望,似乎只要医院不卖药了,大处方问题也就不复存在。对于这种盲目乐观的情绪,笔者认为值得警惕。

  首先,在政府投入既定的情况下,不“以药养医”了,那“以×养医”呢?我们知道,卖药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例,现在剥离了医院门诊药房,除非政府大幅度增加投入,否则医院如何生存?一些地方采取的办法是:把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和技术含量升上去,把大型设备的检查费用和药品价格降下来,变“以药养医”为“以技养医”。然而,“以药养医”也好,“以技养医”也好,归根结底都是“以患者养医”。患者掏出的钱可能并没有减少。

  更重要的是,一旦医院没有药房,就医会不方便,很有可能会耽误治疗。像非洲有些国家那样,医院里没有药房,患者提篮子买药上医院治疗,本质上只是另一种“看病难”而已。相反,只要对医院药房的剥离行为仍不彻底,那么这种形式的“医药分开”很可能就会形同虚设。

  在我看来,我们不应该对“医药分开”仅仅做“剥离医院药房”这样的狭义理解“医药分开”的要义在于切断医生与药品之间的经济联系,关键在于让患者拥有建立在处方知情权基础上的购药自主权。据《广州日报》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