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陈静
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从11月1日起,农村低保户将实施分类施保,农村低保家庭分为A、B、C三类,领取不同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A类对象:长期重点保障户,即家庭主要劳动力伤亡(患重病或重残),其他人员无劳动能力,需要长期重点保障的家庭。
B类对象:长期保障户,即家庭主要成员伤亡(患重病或重残),其他成员有劳动能力,但能力较差,生活状况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大变化,需要长期保障的家庭。
C类对象:短期保障户,即符合农村低保条件,主要成员虽然有一定的劳动力,但能力较差,生活状况会因就业、农业收成等因素产生变化而脱贫,需要短期保障的家庭。
A类对象家庭收入最低,按照农村低保标准的70%核定补差。B类对象家庭收入高于A类,按照农村低保标准的50%核定补差。C类对象按照农村低保标准的30%核定补差。
补差是指:当地农村低保标准扣除低保对象收入后的实际补助资金。根据农村低保对象的类别,实行分类核定。
此外,从11月1日起,本市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也有所提高,并随农村低保标准调整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