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23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一号”卫星整装待发。 |
 | 10月23日,距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5公里处的牛头山,聚集了全国众多媒体记者。 |
|
昨天上午8时30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召开新闻发布会。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陶钟山介绍,“嫦娥一号”定于今天18时05分到18时40分发射,目前一切准备和测试工作均已完成。届时“嫦娥一号”将飞行38万公里,于一周后到达距离月球200公里的轨道。如果在这个时段卫星不能正常发射,整个发射只能推迟到明年举行。 晚报特派记者 卢曙光 赵克 文/图
18时05分到40分,零窗口发射预留35分钟
“零窗口”一直是“嫦娥一号”发射的关键词。所谓“零窗口”,即指在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分秒不差地将火箭点火升空,不允许有任何延误与变更。
“零窗口”,是指发射火箭的“第一时间”,也是最佳时间,在这个时间发射火箭,会使卫星在星箭分离后飞向月球时沿着最小的能量轨迹,这直接关系到最后她是否有多余的燃料去完成撞击月球的任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宇航部赵小津部长对“嫦娥一号”零窗口发射很有信心。他说,火箭发射毕竟是一项极其庞杂的系统工程,对于“零窗口”的要求,谁也不能事先打包票,此次“嫦娥一号”发射的零窗口预留了35分钟,就是说从24日18时05分到40分的区段内,都可以发射“嫦娥一号”。
如果错过这个时段,发射将推迟到明年
如果在18时40分发射,卫星燃料将要损失120公斤,这对总共只有1200公斤燃料的“嫦娥一号”是一个很多的损失,将直接影响其工作时间和工作寿命。如果由于特殊原因在这35分钟内火箭不能正常发射,只有取消发射计划,推迟到明年发射。他解释说,火箭不能正常发射就必须卸载火箭燃料,这些燃料的卸载至少需要一周,一周之后将会错过最佳发射时间,今年也就不会再发射了。
31日奔向月球,11月5日进入月球轨道
“嫦娥一号”发射后将在地球轨道上经历3次调相轨道变轨,预计31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奔向月球。11月5日进入月球轨道,经历3次近月制动后,进入127分钟工作轨道。卫星主要包括平台和有效载荷两个部分。据其介绍,“嫦娥一号”探月卫星选择成功运行了9颗卫星的东方红3号平台,同时吸纳了资源1号、资源2号等平台技术,有6类有效载荷,25个器材。“嫦娥一号”探月卫星重量为235公斤,将在距离月球20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一年。如果一年以后燃料还没有用完的话,将改变轨道,进入距离月球100公里的轨道上更近距离观测月球,直到燃料耗尽。
提前15分钟进入发射程序
一旦进入发射前“15分钟程序”,就意味着进入发射程序。进入15分钟程序后,前期的一切测试工作停止。
发射前15分钟,要求发射中心以外的测量系统和发射中心内的发射系统各项测试工作完成,并向指挥主任汇报,工作已完成;指挥主任接到汇报会作出决断:“同意。进入下一程序。”这一指令传答给01号指挥员,接下来,所有航区听到的都是由01号指挥员下发的口令,正式进入发射程序。
加注前的评审有5个标准:第一定位准确,第二故障复现,第三机理清楚,第四措施有效,第五举一反三。火箭加注前的评审已结束,并顺利通过。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总工程师程静介绍,此次负责运载“嫦娥一号”的长三甲火箭目前已进入加注发射阶段。发射前7小时将开始加注低温燃料,即液氧和液氢。
飞天一刻天气情况较好,多云间晴
昨日,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发布23日~26日西昌卫星发射场区天气预报,称24日17时~20时,是多云间晴天气。四川省气象局表示,经初步会商,专家一致认为,在卫星发射期间,天气情况总体较好,无明显不良天气状况发生。
中央气象台预报称,虽然西昌卫星发射场区23日将以阴间多云天气为主,并伴有间歇性阵雨,但从目前的天气形势分析,预计24日阴转多云间晴,25日~26日多云间晴。其中24日17时至20时,是多云间晴天气,气温为13℃~16℃,西南风一二级。
央视进行直播,本报记者将奉上最新鲜报道
昨天上午,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中央电视台的采访申请已经获批,成为唯一可以现场直播的电视媒体。
为确保安全,2000名观看发射的观众须购买180元的人身意外险、往返车票,并支付导游费等参观费用。据了解,现场观众可以按规定拍照和摄像。
根据这里的时间,18时左右的时候,天还没有黑,能见度在5公里左右,所以,今天记者在观景台的现场采访不会有什么障碍,本报摄影记者已经选好了最佳的拍摄方位,可以为本报读者提供现场的报道。
发射倒计时
6时05分:进入发射前功能检查状态。
10时05分:进入发射程序,各系统进行辅助准备。
11时05分:加注液氧。
12时35分:加注液氢。
16时05分:进入射前系统。地面开始给系统加电,同时各种口令也在这时开始下发。
17时25分:3号塔架回转平台开始展开。
17时50分:最后一批人员撤离。
18时03分30秒:转电。从地面给系统供电,变为系统内部电池供电。
18时04分:从塔架后伸向前塔的橘黄色电缆摆杆此时摆开,准备为火箭点火、发射。
18时04分20秒:01号指挥员开始报告倒计时。
18时04分50秒:点火倒计时。
18时05分:点火。
>>>记者手记
祈盼西昌这个“太阳城”
天气别让人失望
10月22日下午6时15分,在北京始发的K117次火车晚点15分钟后,我们终于从成都火车站坐上了开往西昌的火车。窗外的一轮月亮高悬。没有想到的是,我们距离月亮能有如此的亲近。
一路上,摄影记者赵克几乎没有睡觉,他在紧张地盯着窗外,“听说西昌这些天一直有雨,但愿不要耽误发射”。可是一路上,车窗外雨水拍打的声音让人心焦。
10月23日凌晨4时,乘坐9个小时的火车,我们终于从成都赶到了西昌。
宾馆的服务生告诉我们,在连续10天左右的阴雨天气之后,西昌市区昨天才终于见到久违的太阳和湛蓝的天空。
几乎一夜未睡,天刚刚放亮的时候,记者慌忙拉开了窗帘:远处的山上,云雾环绕,天上的云层很厚。“不会还要下雨吧?”我们担心。
可是宾馆的服务生并不这样想,这个平时只有30%入住率的宾馆,这几天已经满员了,况且是在每个标间涨价30元钱的基础上,每天询问有无空房的电话络绎不绝。
“放心吧,不会下雨的,肯定能正常发射。”宾馆的服务生告诉记者。的确,一年中日照时间超过320天的西昌向来被称为“太阳城”。能有十来天的阴雨,已经是很少见了。我们期待发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