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2版:郑州县市
3  4  
PDF 版
超高货车上路就被“卡”
秋季进补 “枣”当家
科技创新闯天下 磴槽集团常盛不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乌金滚滚铸丰碑》系列报道之四
科技创新闯天下 磴槽集团常盛不衰

中原网  日期: 2007-10-25  来源: 郑州晚报  
  磴槽集团为什么能够连续30年成为河南省乡镇煤矿的先进典型?连续20年成为全国乡镇煤矿的样板企业?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磴槽集团的科技创新和科技利用走在了全国乡镇煤矿的前列。

  晚报记者 袁建龙 通讯员 袁宏伟 文/图

  

  科技创新助推磴槽集团发展壮大

  磴槽煤矿1973年建矿,1975年就产10万吨煤,但是,由于技术水平的落后,使磴槽煤矿连续10年徘徊不前。1984年,磴槽煤矿请来了郑煤集团的技术人员,对磴槽煤矿把脉问诊,科学规划,引进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从1984年到1990年,磴槽煤矿产量由10万吨增长到30万吨。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矿井的延深,提升、排水、通风、运输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瓦斯越来越高,严重制约生产,使磴槽煤矿几乎陷入走投无路的困境。为发展,磴槽煤矿请来了河南最知名的专家、工程师,会同矿领导班子、技术人员,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对矿井进行了一系列的科技改造,使磴槽煤矿产量由30万吨上升到60万吨,成本大大降低。

  磴槽集团金岭煤矿建于2000年,在2003年即将投产之时,就遇到了倾角大、瓦斯高、地质条件复杂等重大难题。面对困难,金岭煤矿领导班子派出专人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姻,请来了中国矿大的知名专家教授,开展了多项保证安全生产的技术研究和实践应用。首先是通过解放层开采抽放瓦斯,然后进行抽出的瓦斯再利用,同时申请加入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理事会,获得联合国清洁发展项目支持,把减排指标出售给欧洲发达国家的排放企业,每年又可获得70万欧元的经济效益。

  集团公司还与中国矿大、河南理工大学、上海煤研所等单位开展合作,确保始终保持稳步发展的局面。

  

  

  

  

  

  

  

  

  

  

  

  

  

  

  

  

  

  

  

  人才成为磴槽集团持续发展动力

  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磴槽集团的科技创新始终走在全国乡镇煤矿的前列,关键是磴槽集团引进、培养录用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

  1984年,磴槽煤矿从郑州矿务局请来工程师,对磴槽煤矿进行整体规划,把统配煤矿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都引了进来,使煤矿的产量6年翻了两番。1993年以来,磴槽煤矿又先后把河南省煤炭系统的几位安全、生产、机电的专家请进磴槽煤矿,从而使磴槽煤矿的科技水平一直走在全国乡镇煤矿的前列。

  特别是新建矿井金岭煤矿,起点高、规模大、矿井瓦斯高、地质条件差。磴槽集团把中国矿大的知名教授请来做高级顾问、名誉矿长,开展多项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实验,从而使金岭煤矿征服了瓦斯这个煤矿的头号敌人。

  磴槽集团还从各大煤业集团聘请一大批专家、工程师,成为磴槽集团的主要技术力量。目前,磴槽集团已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专家29名。

  磴槽集团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更注重培养人才。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磴槽集团先后从职工中选拔出优秀初高中毕业生56名到河南理工大学、焦作煤校等大中专学校培养深造。现在他们都成为了集团各企业的骨干力量。

  采矿设计高级工程师李奎银曾深情地说:“我是为感情留下来的。董事长和矿长啥时候都不把我当外人,一块吃饭、一块散步,无话不谈。工作上支持我、生活上照顾我、待遇上优厚我,你说我还有啥理由不在这里干呢!”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