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7版:玩·品
3  4  
PDF 版
光货素器,宜品宜玩的三段式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宜兴紫砂系列报道之三
光货素器,宜品宜玩的三段式发展

中原网  日期: 2007-11-01  来源: 郑州晚报  
  时大彬《三足圆壶》
  邵大亨《八卦束竹壶》
  顾景舟《提璧壶》
  □晚报见习记者 汪永森

  紫砂制壶陶艺中,光器、花器、筋囊器三大流派中,“光器”为紫砂作品中最为常见的款式,它依据点、线、面的造型要素,设计制作成各式圆柱体、圆球体或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立体感茶具,一般由圆器、方器等组合而成。

  紫砂光货素器没有华丽的外表和繁杂的装饰,似是形体呈现,仅以其朴素自然的形体、简洁明快的线条述说着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

  本期“宜兴紫砂系列报道”,我们又要在壶言壶语中,回顾紫砂光器流派中光货素器艺术的三段式发展。

  本文采访得到紫玉仙馆、宜兴范家壶庄及陶雅紫砂艺术文化园友情支持,咨询可致电本报67655763。

  明朝始,光器成为艺术品

  团茶制作为散茶取代,改变了茶的烹点之法,也对紫砂器的艺术化起着催化作用。明朝正德年间的供春将宜兴紫砂器由实用功能推向艺术化,《树瘿壶》完成了紫砂器造型三大体系中的光货素器的创始与开拓。在艺术化进程的继续推进中,万历年间出现了紫砂艺术史上光货素器流派的第一位巨匠——时大彬。

  时大彬的作品朴雅坚致,代表了明代紫砂光货素器艺术的最高水准,有“砂粗质古肌里匀”的赞语。其作品有《六方》《扁鼎足盖圆壶》《僧帽》《提梁》等方器和圆器造型,《三足圆壶》以素身素面紫砂自然胎质为显著特征,造型以实用和把玩为基本准则,胎身素面呈“石榴皮”质感,造型对称匀称,比例恰当,无纹饰及其他装饰,壶器口盖配合严密,轮廓线面精细入微,形意视触舒适大方,整体造型古朴雅致,成为百看不厌、把玩不止、紫砂光货素器裸胎艺术的经典之作。

  至清初,造型与装饰并重

  至明末清初,社会风尚趋向奢华,人们对紫砂光器的追求逐步转向壶式造型与壶艺装饰并重,在紫砂花器、紫砂光货饰器风行一时,紫砂艺术化推向新高的时刻,沉寂一时的紫砂光货素器流派出现了一位承上启下的推动者——邵大亨。

  邵大亨是道光至咸丰年间的制壶名手,其作品以浑朴见长。《仿鼓》《矮蛋包》《鹅蛋》等壶式浑朴端庄,其代表作《掇球壶》造型简练,线条简洁,作品严谨工整,古朴雅致,呈现出紫砂光货素器的裸胎艺术美,在极其简练中深藏奥秘,在把玩中显示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紫砂光货素器至邵大亨形成了第二个高潮。邵大亨以简洁为特征,以把玩为准则,把裸体艺术的内涵综合体现在材质、形体、工艺、艺术、品位上,对紫砂光货素器艺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客观上为紫砂光货素器的裸胎艺术发扬光大、逐步走向辉煌创造了条件。

  论当代,艺术与实用相结合

  上世纪50年代之后,出现了当代紫砂光货素器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称“壶艺泰斗”、“紫砂巨匠”的顾景舟。

  顾景舟坚持艺术与实用相结合,并强调茶壶的好坏主要表现在耐看、耐用、耐摸、耐玩。而他的这些主张和坚持,实质上也是紫砂光货素器艺术的底蕴内涵、魅力所在。

  顾景舟以提倡“刮、压、削、勒、推”等工艺技法为基础,以强调工具制作改革为根本,并随时将创作实践经验总结归纳。他一生创作的精品甚多,《书扁》《汉云》《鹧鸪提梁》《僧帽》《井栏》《石铫》《上新桥》等无不精致完美,泥色莹洁,外观淳雅,格度灵秀,谐调均匀,圆润工致。上世纪50年代后期,他与中央工艺美院高庄教授共同设计紫砂提梁壶,经4次修改终于成功的《提璧壶》,被视为国宝。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