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5版:郑州民生
3  4  
PDF 版
工资低房租高,外来务工者拥向三环外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关注郑州城中村改造(中)
工资低房租高,外来务工者拥向三环外

中原网  日期: 2007-11-03  来源: 郑州晚报  
  伏牛路农贸市场内很多门面房都在转让。 晚报记者 马健 图
  今年国庆节刚过,中原区小岗刘5个自然村的村口都贴上了拆迁动员。不到半月时间,5个自然村内的外来租房户搬迁一空。而八九月份,二七区路砦村4个自然村拆迁也牵涉到10多万外来务工者。

  据了解,郑州市三环以内城中村有110多个,一个小村庄里的租房者约有1万人,一个大的村庄里租房户超过10万人。如此算来,郑州城中村里容纳了100万以上的租房大军。这个群体所从事的多是服务业及销售业,流动性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房租的上涨超出了大多数外来务工者的支付能力。

  那么,这些租住在城中村的数以百万计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刚毕业的大学生的生活会因此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晚报记者 李亚洁 程国平

  村民老郑乐了:

  偏僻小村庄,房租仨月内由50元涨到200元

  50元、100元、150元、200元。仅仅3个月,这个屋里只有两个木板支成的床,没有卫生间和厨房的小套间的房租从50元涨到了200元。杏树湾村村民老郑既惊喜又惊讶。

  沿陇海路一直向西,过了西环路是郑湾村,再向北约200米是西石羊寺村。沿着西石羊寺村当中一条尘土飞扬的土路再向西近一公里,才是杏树湾村。村里的路面没有硬化,还保留了农村的垃圾坑。村民们住的都是一些老式的二层、三层楼,只有一些新建的房屋是四层、五层楼。

  “我们村比较偏僻,交通也不方便。村民们出租的房子,价格特别低。像我家这样一个小套间以前也就租50元。最近3个月,来村里找房子的人突然多起来,村里的房价也就随着涨上来了。”老郑说,村子南边的郑湾村和西环东边的东石羊寺村房价还高,不过现在都没房了。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西石羊寺村一个标准间月租金在180元以上,而原来的房价是120元左右,单间约130元,三室一厅的房子要价1000元。

  在东石羊寺村,老郑的话得到了证实。这里几乎没有空房,而且房租翻倍涨。来自叶县的王阿姨老两口在这里住了6年了,租了一个单间,每月60元钱。“过完十一,房东通知我们说房租涨了,120元。”王阿姨说,这个价钱对于挣钱不多的他们有点高了,但每天看着从城里拥出来找房子的年轻人,她也就没敢反抗,她害怕离开这里连这样的房子也找不到了。

  外来务工者愁了:

  房源少,租价高,有的拥向三环外,有的干脆回老家

  3个月之间,陇海路沿线如此多的外来务工者都搬到哪里了呢?

  10月23日上午,记者沿西三环、南三环一路走下去,想看看这些外来务工者的新居所。在西三环西边的西石羊寺村入村的路口,是卖菜和卖水果的小商贩,间或有搬家车载着年轻的男女奔向村里。卖水果的一位师傅说,上周六才是搬家高峰,搬家车一辆接一辆,临近路边的西石羊寺村早就住满了,好多人向西到了更远处的杏树湾村和赵坡村。

  在文化宫路一家美容院做美容师的月月和菲菲今年都不到20岁。一年前两人怀着学门手艺、打工挣钱的美好愿望来到郑州,合伙租住在西耿河村。一个很小的单间,120元。但两个人很满足,毕竟这是一个可以自由活动的小窝。

  一个月前,两个小姑娘听说西耿河要整体拆了,赶紧向西边的小岗刘、黄家门找房子,可房东们都说这些村子也很快就拆了。美容院周围的公房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月租500元的价格让月工资只有700元的小姑娘吓得直吐舌头。她们沿桐柏路向南找,一直过了长江路,在密垌村,她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单间,房东只要100元钱。虽然是顶楼,每天上下班要骑30多分钟的自行车,但她们还是很高兴地搬过去了。“唯一不方便的是我们晚上9时下班,回到村里,到处都是狗叫,可吓人。”菲菲说,她认识的一些老乡和朋友,好多因为工资低、房租高而回老家了。

  大岗刘村的房东刘先生说,原来在他们家住的几个小伙子都是在村里的饭店做工的,由于饭店停业拆迁,他们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和房子,都回老家了。

  “面对城中村改造,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有3个选择:一、想在城市打拼,就得搬到三环外;二、无法租到更便宜的房子或者提高收入,就得回家或转战到其他城市;三、在市区出更高的价格租房子或者借钱首付买一套房子。这样做的结果是:自己成为房奴,抬升郑州新房和二手房的价格。”在采访中,一些外来租户给记者表述这样的看法。

  商户头疼:

  人都走了,摊位跟前“车马稀”

  10月23日不到11时,正是伏牛路农贸市场卖菜的好时间。但卖菜、卖水果的商户都很清闲,来买菜的顾客稀稀落落。“平时这个时候,市场里人多得过不下自行车。现在来买菜的只剩下村里的房东了。”一位卖菜的商户说。据了解,这个市场完全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建设,卫生、农产品检测等都很规范,去年9月底才投入使用,有数百商户入驻。当时商户基本上都是租两个摊位,一个3000元钱,签订了5年合同,顾客多是大岗刘村村民和租户。“没想到才用了一年,就遇上大岗刘拆迁了。一个月来客流量税减,1/3多的商户扛不住都去别的市场另谋出路了。”一位买下门面房8年使用权的商户告诉记者,当时门面房的价格是2.2万,每月另交物业费和管理费400多元。“现在看来,基本上是投资失误。”这名商户表示,如果情况不好,他也打算撤走。

  记者从市场管理处获知,投资人目前也很头疼,因为他们的投资更大,还远远没有收回成本,现在正在想办法吸引客流,留住商户。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