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6版:玩*家
3  4  
PDF 版
明星玩家
七旬老人与藤条打了四十三年交道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七旬老人与藤条打了四十三年交道

中原网  日期: 2007-11-15  来源: 郑州晚报  
  农人眼中烧火、编筐的东西在他手里变成艺术

  坐在自己设计的一款藤艺沙发上,拍拍做工精良、厚实的木质扶手,来自香港的王定波先生显得特别的高兴,他说:“我自己设计的东西好卖,就会很开心。”这位已70岁高龄的老人与藤条打了43年的交道。藤条,这种依附于树木而生,在众多农人眼中只能烧火、编筐的东西,在他的手里却变成了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身的物件。

  藤史 家族与藤条打交道70余载

  王定波先生,个头不高,花白头发,说起话来底气十足,只是一口粤语常让人听得云天雾地,他说:“我的英文比国语好。”谈话间,王先生常常会问王太:“那句什么什么该怎么讲?”王太,温和的笑容,利落的短发,黑白图案的披肩,她的普通话讲得很好,夫妻两位如邻家老人般很有亲和力,使人很难把他们和“世界藤艺大王”这个名号联系在一起。

  关于二老经营的藤艺,要从头说起。王太说,家族与藤打交道已有70余载,在香港属时间最长的藤艺厂商,而他们夫妻两人接手也已近50载。之前所有的产品都向外销,走欧美路线,国外的市场很好,这种独具东方特色的家具非常受欢迎。

  藤商

  为了百分之一 夫妻转战国内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不销国内呢?”负责产品销售的王太的这一想法,受到众多朋友的否定,“他们说我家的东西太贵,会没有销路,顶多有1%的人会买。”就为了这“1%”,2001年,王太带着自己的藤艺产品到广州开展销会,头一天就接到180万元的订单,引领着二老将视线转向国内。

  藤艺

  看到古代家具、新锐设计就想变成藤艺

  家族企业,生意人,在扣上了这两顶帽子之后,很难让人将品牌经营者与做手工活儿、画设计图纸这些基础工作联系在一起。然而,王先生所有的设计都出自他的创意,每一根藤条的选用、质量都经过他所制定的流程把关。很难想象,他没有上过学,更别说学习艺术,关于他的创意源自何方,他说:“思想最重要,让自己浪漫一点,开心一点喽。”

  “藤条很有原始、乡村的味道啊,夏天还很凉快,又是传统的中国手工艺。”王先生觉得自己的藤艺设计另类而又特别。他的灵感来源十分广泛,有中外古代家具典范,也有西方新锐设计师的新作启发,“我看到之后就会想,要变成藤艺是什么样的?然后把材料、做法、多大、多高,每一个意见都给设计师,画出一张1∶1的图来。”

  他的每一款设计,无论是摆放在客厅的沙发、几案,餐厅的台桌,或是卧室的床具,都会配有一款相同风格、质地的台灯以及吊灯,这两样配饰使得整款设计变得完美,设计者的细心与贴心,以及追求精益求精的品格也表露无遗。

  晚报记者 张柳/文

  晚报记者 赵克 王梓/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