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4版:密码
3  4  
PDF 版
雍正炼丹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雍正炼丹

中原网  日期: 2007-11-16  来源: 郑州晚报  
  ▲雍正朝《活计档》
  ▲泰陵
  ▲雍正皇帝道装像
  雍正暴毙

  原因何在?

  关于雍正的死,我们查看到的清宫档案、雍正朝的《起居注》是这样记载的:雍正十三年八月(公元1735年),雍正住在圆明园,在八月十八与大臣商量处理少数民族的一些事情,八月二十召见宁古塔的几位地方官员,八月二十一仍然正常办公,说明这时他的身体仍然挺好。

  但到了八月二十二他却突然得了病。当天晚上,朝中重臣都被匆匆忙忙地召入他的寝宫,这时已经奄奄一息的雍正便宣布传位给儿子乾隆。第二天,58岁的雍正就在圆明园咽下了他的最后一口气。

  对雍正的突然死亡,清朝官方只有如此简单的记载,也没说明任何原因。这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猜测。于是,关于雍正不得好死的种种说法便产生了。

  民间最为流行的说法是,当时有一位侠女叫吕四娘,她的父亲和爷爷都因为文字狱被雍正杀了。为了报仇,吕四娘挥剑砍去了雍正的头。因此,在安葬时,只好铸了一颗金头来替代。

  另一种说法更让人吃惊。据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个恋人叫竺香玉,是林黛玉的化身。竺香玉后来被雍正霸占,成为皇后。曹雪芹想念恋人,就找了一个差事混入宫中,与竺香玉合谋,用丹药将雍正毒死。还有的野史传闻说是宫女与太监串通一气,用绳子把雍正勒死了。

  这几种说法说明雍正的死因很复杂,雍正招致了许多人的怨恨。但民间传说不是历史事实,许多都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杜撰出来的。

  那么,雍正究竟是怎么死的?历史学家近年来对清宫档案进行了大量研究,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认为,雍正吃丹药中毒致死的可能性极大。我们且来看看,道家的炼丹炉能不能解开雍正暴死这个谜。

  炼丹是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为的是长生不老。道士们是用铅砂、硫磺、水银等天然矿物做原料,用炉鼎烧炼制成丹药。相传,吃了这种丹药就能长生不老。雍正在没当皇帝时,对丹药就产生了兴趣。他曾写过一首《烧丹》诗:“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这首诗好像一幅炼丹写真图,可以看出雍正在早年就对炼丹有了相当的研究和兴趣。

  在河北省易县的清西陵中,有一座陵墓叫做泰陵。它就是雍正皇帝的墓地。

  雍正是一位引起后人争议较多的皇帝。他的继位登基令人猜疑,他实行的严厉治国政策让人评说,而他的暴毙,更给后人留下一个难解的谜。

  B

  雍正八到十三年

  大病中的雍正在忙些什么?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的春天,雍正闹了一场大病。为了治病,他命令内外百官大规模访求名医和精于修炼的术士。雍正当时亲手写给各省总督、巡抚的谕旨,每份内容完全一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9份,台北故宫博物院保存着6份。

  皇帝给各地官员的谕旨,如果内容文字相同,通常都是由负责抄录的大臣代笔,唯独这份谕旨,全是雍正皇帝用朱砂一笔一笔、一份一份亲自书写的,现今保存下来的就有15份,足见他对这件事的高度重视。

  很快,四川巡抚宪德写折子报告说,当地有个人叫龚伦,人们都称他龚仙人,有长生之术,86岁了,姨太太还给他生了一个儿子。雍正立即谕令将此人召进皇宫,没想到就在这时,那个龚仙人却升天死去了。为此,雍正感到十分惋惜。

  浙江总督李卫接到谕旨后立即向雍正皇帝秘密奏报,说民间传闻河南道士贾士芳有神仙之称,特推荐此人进京为皇上治病。

  雍正得知这一消息,马上命令主管河南、山东两省政府的总督田文镜派专人送贾士芳进京。这个贾士芳,原先是北京白云观的道士,后来浪迹河南。现在他摇身一变,从一个野道士成为天子的保护神。

  贾士芳进宫初期,雍正还觉得治疗挺见效,可是后来渐渐发现,贾士芳用按摩、咒语等方术控制了自己的健康,他想让雍正舒服就舒服,想让雍正难受就难受。雍正感到问题严重,贵为天子怎能受他人摆布,于是,下令将贾道士斩首,罪名是:贾士芳在朕的面前使用妖术。

  雍正虽然杀了贾士芳,但他并没对道士失去信任。

  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从闹病到死去大约5年时间。这当中,雍正一直频繁地参加道教活动。今天的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雍正当年穿道教服装的画像。这些都说明雍正确实信奉道教。

  就在雍正大搞道教活动的同时,圆明园开始生火炼丹。皇帝炼丹,这当然是绝密的事。可是,在清宫秘档中仍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

  内务府账本,详细记录了雍正炼丹的情况

  C

  清宫《活计档》,是清宫专门记载皇宫日用物品的内务府账本,什么花销都有账目留下,这里面就披露了雍正炼丹的一些情况。最早出现的有关炼丹的记载,是在雍正八年的《活计档》,其中十一月有一条,十二月有三条。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四件档案的具体内容。

  1. 十一月十七,内务府总管海望和太医院院使刘胜芳一同传令:往圆明园秀清村送去桑柴一千五百斤,白炭四百斤。

  2. 十二月初七,内务府总管海望、太医院院使刘胜芳传令:往圆明园秀清村送去口径一尺八寸,高一尺五寸的铁火盆罩一件,红炉炭二百斤。

  3. 十二月十五,内务府总管海望、太医院院使刘胜芳、四执事执事侍李进忠一同传令:往圆明园秀清村送去矿银十两,黑炭一百斤,好煤二百斤。

  4. 十二月二十二,内务府总管海望、四执事执事侍李进忠又一同传令:圆明园秀清村正在炼银,要用白炭一千斤,渣煤一千斤。

  这四件档案,能不能说明雍正皇帝在那时确实开始炼丹了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让我们一起来对这些档案的内容具体分析:第一,档案中提到的那个秀清村在圆明园的东南角,后面是山,前面是水,十分安静,这是进行秘事活动的好地方。

  第二,根据这几件档案的记载,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往秀清村送的木柴、煤炭就有4000多斤,干什么用?是不是做饭、取暖?这些都不可能。因为在清代皇家宫苑的取暖做饭所用的燃料一直是定量供应,并且有专门的账本,从来不记入《活计档》这种秘密档册。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操办这件事情的官员有一个叫海望,是雍正的心腹,还有一个是主管雍正医疗保健的刘胜芳。

  第四,送到秀清村的这些物品中明确出现了“矿银”、“化银”字眼。这些东西从近唐以来一直是炼丹必备物品。

  因此,通过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雍正八年末,雍正在圆明园秀清村确确实实就开始炼丹了。

  雍正的炼丹炉一开,这把火便越烧越旺。在雍正八年到十三年的内务府《活计档》中,有关雍正炼丹的记载越来越多地出现了。这几年间,雍正先后157次下旨向圆明园运送炼丹所需物品,平均每月有两三次。在这期间,光为炼丹用的煤炭就有234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铁、铜、铅制器皿,以及矿银、红铜、黑铅、硫磺等矿产品。

  当时,在圆明园内为雍正皇帝炼丹的道士有好几个,其中主要的有一个叫张太虚,还有一个叫王定乾。这些道士在圆明园炼丹没有辜负雍正的期望,真的炼出了一炉又一炉所谓的金丹大药。雍正吃了丹药自我感觉良好,所以不但自己吃,还赏赐给出征打仗的将士和一些官员。

  雍正赏赐丹药的记载今天还能看到。在雍正十二年三四月间,雍正曾两次赏发丹药,在《活计档》里是这样记录的:

  第一次:三月二十一,根据圆明园来帖称,内大臣海望交丹药四匣,按雍正旨意,配上匣子分别赏给署理大将军查郎阿、副将张广泗、参赞穆登、提督樊廷等。

  第二次:四月初一,圆明园送出的帖子说,委署主事宝善来说,内大臣海望交丹药一盒,按雍正旨意,用盒装好赏赐给散秩大臣达奈。

  这些档案,多次使用了“丹药”二字。特别要注意的是,两次赏赐旨意都是从圆明园来的帖子传发,又是内务府总管海望亲手交出。由此可知,这些御赐丹药,就是在圆明园的御用炼丹炉里炼制的。

  这是雍正死前圆明园用铅情况在《活计档》中的记录:“八月初九,总管太监陈久卿、首领太监王守贵一同传话:圆明园要用牛舌头黑铅二百斤。”就是说,雍正死前的14天,还有200斤黑铅运入圆明园。黑铅是有毒金属,过量服食可致死。200斤黑铅运入圆明园后14天,雍正在这个园子内突然死去。史学专家认为,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直接证明了雍正之死完全有可能是丹药中毒造成的。

  从清宫档案来看,雍正确实死于丹药中毒

  近几年来,随着雍正档案的发掘和研究,雍正服丹致死说法越来越引起一些史学家的关注和认同。从清宫档案来看,雍正皇帝本人确实是长期服丹药,丹药的有毒成分在他体内长期积累,最终发作,导致暴亡。正因如此,研究雍正的专家、南开大学的教授冯尔康先生在《雍正传》中就认为雍正死于丹药中毒是合乎情理的。清宫史专家杨乃济先生则提出了“雍正帝死于丹药中毒的旁证”。

  研究雍正的学者还普遍注意到,雍正的儿子乾隆对炼丹道士的处理露出了许多破绽。就在雍正死后的第二天,刚继位的乾隆便下令驱逐张太虚、王定乾。就在同一天,乾隆还告诫宫内太监、宫女不许乱传“闲话”,免得让皇太后“心烦”。雍正刚死,能有什么“闲话”?皇太后为什么听了“心烦”?所有这些,不能不让人推测雍正就是死于服用有毒的丹药,死于炼丹道士之手。

  有的人或许会问,雍正既然是吃丹药丧命,那么炼丹道士本来应该是杀头的,可是乾隆为什么仅仅把他们赶走就算完了?对此研究者以往大多解释说,乾隆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大丧期间不宜杀人。

  有意思的是,历史上的有些事件与乾隆处理道士的方法雷同:据《旧唐书》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吃了古印度国方士的丹药突然死去的,当时朝中大臣都坚决要求把这个方士杀掉,但刚登基的唐高宗却担心大唐天子吃丹药死去,这不是一件好事,传出去会让天下人笑话。真的杀了那个方士,肯定会闹得风风雨雨,所以最后还是将那个方士赶走了事。

  在执掌朝政方面,雍正以求真务实治天下,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他的悲剧是不懂生与死的自然规律,一心想长生不老,最后仅以58岁享年就突然抛弃了金銮殿,永远躺在泰陵的地宫里。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