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5版:第一热点
3  4  
PDF 版
凄风冷雨中,记者进山访“化石”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看看这些石头,像骨骼化石吗?》追踪
凄风冷雨中,记者进山访“化石”
在卫辉一处人迹罕至的山上,确有成片的怪石存在 认为野山变成了宝山,当地村民备好了一场大戏
中原网  日期: 2007-11-16  来源: 郑州晚报  
  湿滑的山坡只能手脚并用爬上去。
  青石板的下边大家发现了全是花纹的“化石”。
  在一片野草丛中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全是细密的骨骼状纹理。
  一座小石屋出现在山脊上,大家在里面做片刻休息。
  三个小时的攀登后,我们找到了“化石”聚集的地方。
  □晚报记者 张华 牛亚皓/文 张翼飞 王梓/图

  

  昨日本报报道了新乡市民郭先生在卫辉发现怪石的消息,昨日记者随同郭先生一起登上那座“藏”有怪石的野山,亲眼目睹了那些神秘的石头。记者一行找到了部分怪石,它们是否为骨骼化石目前尚无定论,但在野山脚下那片小村庄里,村民们似乎感受到了被关注的希望。

  凌晨出发

  从新乡驱车两小时才到达那座野山下,为御寒记者把毛巾缠在头上

  昨日凌晨5点多钟,记者从新乡出发,走向山野。两个小时的行车后,远山在缥缈的云雾遮掩下露出了轮廓。走下车,才知道山风的厉害,没有冬天登山的经验,到了山脚下才知道拥有一双手套和一顶棉帽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无奈的摄影记者拿了条擦脸毛巾缠在头上,一行人开始了真正的探险之旅。

  

  山路是由乱石头“砌”成的,只有几十厘米宽,稍不留神就会滚下山崖

  开始上山才知道,所谓的路,就是由大小不一的乱石头“砌”成的,只有几十厘米宽,这些石头经过细雨的“滋润”更加光滑,稍不留神就会滑倒,滑倒后有可能一脚踏空滚落到山崖下。

  虽然路途艰难,但每一步都是风景,山路上怪石林立,每看见一处,大家都兴奋不已。

  “这个像观音的莲花盆,那个像腰带。”为了记住回来的路,郭先生根据石头的形状,在沿途做了些路标。

  

  中午时分风雨猛烈,山路上有一座石屋,是当地山民用来避雨的,大家急忙钻进去

  远处有一座石屋,层层石头叠压形成圆形的拱顶,颇像西方的穹顶建筑,是当地山民用来遮风避雨的。此时已经11时,风雨更加猛烈,吹的人蹲在地上,记者头发上都是晶莹的冰碴儿,山边的野草枝叶被厚厚的冰包裹着。

  迈过几道弯,大家钻进了石屋避寒,屋外的风围着石屋打转,听着风声,大家感觉石屋里温暖如春。

  接近怪石

  继续往上走,山道越发陡峭,大家只得手脚并用,慢慢向上爬

  眼看着石屋外的雾越来越大,大家决定继续前行。出了石屋,向左拐,一条白色的“山路”在眼前一晃。

  越往上走,山道越陡,空气越潮湿,不久,只见大块大块的灰黑色石块横在前面。由于多年人迹罕至,这“乱石阵”中并无规则可循,大家只得双手双脚并用,慢慢向上爬。“不好,雨下大了!”记者发现情况更加不妙,经验丰富的郭先生发现,天上并不是下雨,而是有下冰雹的意思。

  

  在一座土山上,大家发现无数碎石跌落在草根处,郭先生提醒大家已接近目的地

  眼前又出现一个陡坡,陡坡上都是枯黄的长草。风大得几乎让人站不稳身子,摄影记者弓身保护着相机。在风的夹缝中回望大山深处,一片云雾茫茫的景象,由于寒冷,记者把相机在怀里捂了半天,才能继续拍照,不过,手指头已被冻得不听使唤。

  下了坡,走了一段路,又要上另外一个陡坡,大家已经双腿酸痛,但还是咬牙继续攀登。不一会儿,面前出现一座土山,灰土中夹杂着红色颗粒,土层里露出尖尖的石块,无数碎石跌落在僵硬的草根处。“注意了,我们正在接近目的地,说不定在途中就会发现散落的化石。”郭先生建议大家分头登上这个巨大的斜坡,在杂草里寻找类似昨日他让记者看过的“怪石”。

  发现怪石

  在离山顶不远处,极像骨骼的怪石随处可见,大大小小,形状各异

  果然,一名记者首先在斜坡最右边的长草下发现一块怪石,这块石头酷似动物的“肋骨”,上面有明显的骨架痕迹,呈下凹形,白色里微微有些泛红,两侧有细长的层次,中间还略带弯曲。“就是这样的石头,它们出现了!”郭先生大声喊道。

  再往上攀了几步,每个人都发现了类似的怪石。有一片厚土层露了出来,里面嵌着很多碎小的怪石,拿木棍一捣,却发现小石块是连在一起的,记者发现与郭先生之前展示的小怪石十分相似,都有凹槽,颇像河师大牛红星教授说的“股骨头”。

  真正发现怪石群是在离山顶不远的位置。这里杂草也相对稀少了,极像骨骼的怪石随处可见,形状各异,有的在土上躺着、立着,有的仅仅露出一部分,都零零散散,很难看出完整的部分。由于山上地表十分坚硬,记者也未带任何刨土的工具,所以不能挖出来看。

  

  记者发现这些怪石发白且内部发红,有常见的骨骼凹槽、凸纹且多数分层

  有一片怪石,作为一个整体凸出了土层。这是近距离最为直观的一个怪石群,有两大张桌子那么大,左右两个弧形,中间长着几棵硬草,草下露出连体的石块,一块一块的石头均有骨骼的外形。“看,这像不像软骨,它是极难形成的。”郭先生指着一些石头说。

  记者注意到,这些怪石的颜色并不是山中常见的灰色、黑色,它们发白而且内部发红,而且外形明显像骨骼状,有常见骨骼的凹槽、凸纹且多数分层,层内夹杂有土粒。与一般石头放在一起,怪石显得大不一样,很容易就会被认出来。

  怪石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

  11月15日中午时分,记者下山走到山脚下。山脚下的村子,一共只有6户人家。

  村民说,多年前这里进行了一次大迁移,仅仅剩下他们6户。“下周五,我要请人来山脚下唱一场大戏!”村民老六兴奋地告诉记者。是啊,如果这里的怪石真的是生物化石群,这个世代封闭的村落会很快受人关注,说不定还会成为旅游景点呢。线索提供 新乡 郭先生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