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学者指出,中国的许多政治体制改革措施都是被迫采取的,是属于“被动改革”。实际上,只要是真正的改革,必定有利于发展,都要给予充分的支持和肯定。而且,仔细考虑一下不难发现,世界各国历朝历代的大多数改革也往往是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采取的。
在这种情况下,压力就成为发展的动力。
一场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动力所推动的政治改革是健康的,一个能够应对社会压力而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改革的执政党和政府是具有进步性的。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政治与经济比较,往往就比较“被动”。从局部来看也是如此,比如,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比较顺利的浙江省,从一个较长的时期看,“浙江政府比较务实”、“政府行为基本上是顺势而进”、“因为人口压力太大,政府不得不‘允许’老百姓的一些‘越轨’行为”、“有一个省领导说过,能跟住老百姓就不错了”(注:卓勇良《浙江模式跟着老百姓走》)。
政治跟着经济走,国家跟着社会走,政府跟着老百姓走,并非坏事。相反,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是跟着政治走的时候,往往就要出问题了。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政治跟着经济走”,是属于战略层次上的理论概括,并非是在强调和鼓励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政治体制改革。据《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