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6版:城市故事
3  4  
PDF 版
老郑州的糕点铺二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老郑州的糕点铺二

中原网  日期: 2007-11-21  来源: 郑州晚报  
  郭玉合
  制作老式月饼的模子
  蜜三刀
  (上接C05版)

  

  □晚报记者 苏瑜 实习生 任中敏/文

  晚报记者 张翼飞/图

  义聚兴 沉浮中的老字号

  靠诚信站稳脚跟

  郑州糕点行业中最著名的老字号

  书院街与紫荆山路交叉口的东南方向,有一处透着十足古韵的宅院,它就是书院街112号郭家大院。这是郑州最后一座四合院,里面住着的就是义聚兴的后人——60岁的郭玉合、郭玉合的老伴张光华,以及郭玉合的大娘、三叔和三婶等7口人。郭玉合的大爷郭景贤和三爷就是义聚兴的创办人。

  义聚兴具体的开业时间郭玉合也不清楚,只知道他们郭家是明末迁来郑州的,距今已逾500年。开义聚兴之前,郭家在南大街与西大街交叉口西南角卖菜。当时这里曾有过几个店家经营,但生意都维持不下去,独独郭家的生意不错。据说是因为店铺正冲着县衙,一般人压不住势,而郭家因为谐音“国家”,所以能和国家开的衙门毗邻而兴。

  对此传言,郭玉合说,其实是郭家本分经营的结果,他常听老人说,祖上最早是种菜的,每天挑着菜到红旗大楼附近的市场卖。当时一般新户在市场上要想站稳脚跟是很难的,有一天祖上收摊后发现,篮子底下放着一些钱,他一看不是自己的就高声喊是谁的钱,市场上就有人应声,原来是人家专门放的,目的是试探商户是否诚信。郭家从此就在西大街一带站稳脚跟,后来又在南大街与西大街交叉口西南角置了门面,创立了老字号“义聚兴”。

  鸿兴源 京式糕点 中原扬名

  鸿兴源是郑州早年久负盛名的糕点老商号,曾在乔家门、德化街设有分号。上世纪80年代旧城改造时,鸿兴源几经搬迁,后不复存在,但许多老郑州人对它念念不忘。

  鸿兴源可以说是郑州市糕点行业中最著名的老字号,驰名程度类似于饭店业中的“老蔡记”。提起鸿兴源,德茂祥的后人毛宗堂说:“人家是京城来的,在郑州糕点酱菜业中首屈一指。当时在郑州,条件比较好的人家,多到鸿兴源买东西。”

  鸿兴源是由天津人赵晋三、宋海珊、牛俊山、王俊生、刘守起等集资合办的,1913年在大同路开业。赵晋三股金最多,占六成。据说赵晋三早年靠贩毒发家,到郑州后先是开银号,效益不佳关门,之后,开始投资糕点酱菜行业。鸿兴源有八大作坊,分别生产加工酱油、醋、糕点、咸菜、小磨油等,销售以糕点、酱菜为主,同时兼营茶叶、山珍海味、杂货生意。一般市民家有红白喜事,在鸿兴源一家店里就能把所需物品买齐。

  鸿兴源的糕点属于京味,外形精细美观,表面多有嫦娥奔月、花卉等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模压图案,吃起来具有酥、松、香、甜等特点,其中以月饼最为有名,另外绿豆糕、桂花果、小京枣、江米条、鸡蛋糕等也是招牌产品。

  鸿兴源糕点属于京味糕点

  义聚兴的鸡蛋糕制作工艺独特

  随着业务的逐步扩大,义聚兴的门面扩大到四间,经营范围也很广,有土产、日用百货,同时设有作坊,加工点心出售。

  土产除碗筷之外什么都卖,日用百货中毛巾脸盆之类销量比较大,大部分货品从上海、汉口或者西安采购。义聚兴的点心打的是清真的牌子,都是本土口味,如三刀、梅豆角、麻花头、鸡蛋糕等。义聚兴的鸡蛋糕制作工艺独特,是用麦秸和秫秫头烤制而成的,每年秋收时节,农民将一车车的麦秸和秫秫头运到义聚兴,成为很壮观的一景。义聚兴的月饼品种繁多,单是制作月饼的模子就有几十种。逢年过节,义聚兴用京匣(即高档桐木板制作的盒子)包装的点心,成为其一个典型的标志,十分受欢迎。

  郭家靠着义聚兴,逐渐积累起雄厚的资产,后又开了照相馆,并在一些工厂如玻璃厂等入了股。

  郭玉合说,据说郭家鼎盛的时候,红旗大楼广场附近很多门面都是他们的,郭家人也乔迁到了东大街居住,后来战乱不断,生意不好做,郭家不得不把房产当了出去,时间长了就没有再赎回来,一家人老老实实地住在如今这个院子里,依旧靠卖菜为生。

  网友仙客来至今还惦记着鸿兴源的重阳花糕、芙蓉糕和鸡蛋糕,“吃过的人一定会对它有很深的印象。重阳花糕是节令糕点,每逢重阳节,人们出游登高,吃重阳花糕与饮菊花酒、插茱萸并重,以畅秋意。鸿兴源师傅结合郑州本地顾客的口味,反复研究改进,制出了人们喜欢的重阳花糕。它以面粉、白糖、植物油制成花糕坯,再包上特制的枣泥、豆沙馅,缀上翠绿的青梅,配上核桃仁、桂花、葡萄干、山楂糕等,使其色泽红绿分明,绵软酥松,具有浓郁的果香味。”

  鸿兴源的鸡蛋糕工艺精细,呈枣红色,皮薄松软、不易干缩,外观浑圆匀称,吃时满口鸡蛋的清香,油润而不腻口,深受中老年人的欢迎。还有主打的提糖月饼,用小磨油、冰糖和面加上青红丝、核桃仁、瓜子仁烤制而成。特点是光泽好、长期存放(一年以上),不走油不变味。

  (下转C07版)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