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中期的二七广场 资料图片 |
| 一对恋人在天桥上欣赏灯火辉煌的二七广场 晚报记者 王梓 赵克 图 |
|
“郑州故事万元争霸赛”01号作品
百年郑州大移民
铿锵碰撞 郑州
老
昂扬鸣唱 郑州
新
百年来,郑州从3万人的小城发展到300万人的现代都市,一座西依嵩山、北临黄河的浩然博大之城。这期间每一次大移民,都和这座城市互相渗透着智慧与力量,并闪烁出灿烂的光芒……
□赵富海
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铁路与纺织两支工人队伍先后在郑州吹响集结号。嘹亮的声音打破了老城1300余年不变的空间秩序。铁路员工8000余人,纺织工4000余人,连同他们的家属近3万人,将郑州的面积和人口各扩充了一倍。
移民的拥入使这座城市开始发出野性、激情的声响。
铁路员工建起了高档住宅区陇海大院、陇海花园(解放后改为铁路工人文化宫);纺织工人建起郑州有史以来第一家现代化纺织厂,其“飞艇牌”纱布成为当时世界名牌。
火车站商风劲吹,成为豫、陕、冀三省棉花集散地;老城外建起德化街,与大同路、福寿街、乔家门、正兴街运作起郑州的老商业;老坟岗的民俗演绎,几乎囊括了中原民间艺术的所有技艺,日夜狂欢;南洋华侨巨商陈嘉庚来郑办起了郑州有史以来最大的商业公司;刘九思国货公司由南方移居大同路。其中刘万顺搞棉花运输成了百万富翁,以刘万顺命名的万顺街,现在仍通衢四面八方。
人口剧增。1913年,市政统计郑州人口已达13.1万人,商业鼎盛的上世纪20年代末,郑州的常住人口已有7.8万人。
老城外建起新城。当时的《陇海铁路沿线见闻》中写道:火车站周边入夜灯火辉煌,老城内已关门闭户,不知者如在两地,恍如隔世。
1928年,冯玉祥主豫,将郑县改为郑州市,规划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25万。他见郑州商业繁荣,城区安定,绿树成荫,即赋诗曰:“老冯来郑州,满城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一批商业老字号应运而生,北京迁来的同仁堂大药房、天津的鸿兴源糕点酱菜、福建的小有天饭庄等近百家名店名号在郑州驻扎下来,尤其是饮食业“老三记”即京都老蔡记馄饨、老京都葛记焖饼、合记烩面,迁郑后即以独特风味风靡开来。
在来自山南海北的移民中,有几位将青史留名。两位是中共领导,一位是著名作家。以德化街香口饭店总经理身份出现的李克欧,是中共地下党交通站长;以老坟岗算卦为掩护的李先建真实身份是中共豫北统战部长。李先建在郑州“算卦”10多年,解放后,“李仙儿”出任豫北纱厂党委书记。广东籍的柯岩,1923年出生在郑州,他的父亲1889年在郑修京汉铁路。
郑州的第二次大移民,借助的是工业兴市和省会迁郑。1948~1958年,移民又一次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吸纳、包容、热烈、执著,像一个青春阳光的小伙子,劲头十足。
郑州第一任市长,年方32岁的宋致和于1948年10月骑着高头大马踏进了这座城市。可谓真正地走马上任。他抖落掉身上战争的硝烟,干了两件大事:引进外埠工业建设郑州;植树防沙绿化郑州。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郑州两次沦陷日军之手,战争摧毁了郑州的工商业,人口锐减。郑州解放时,人口不足10万,城市百废待兴。
宋致和下决心引进外埠纺织印染、建筑、发电、面粉、造纸、榨油等六大重点工业,是在1948年11月20日,这一天郑州解放刚刚28天。两年之后的1951年3月,宋致和号召全市人民植树防沙,“工厂、学校建到哪里,树要种到哪里”。
1953年,“支援内地建设”的移民进入郑州市区,人口已达14.8万,城区面积11.5公里。1959年12月,郑州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郑州有了绿城这一殊荣,法桐成了郑州的市树。
如果说之前的移民是小河淌水般流入,那么,1953年郑州被国家定为新兴工业基地,1954年河南省省会由汴迁郑的移民则是大海涨潮般涌入。来自祖国各地的工人、知识分子、技术人员、教师,带着青春、带着知识和技术完成了一次智慧与力量的重新组合。(下转C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