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正剧 秘史 戏说
你是谁的“粉丝”?
自尤小刚2003年推出《孝庄秘史》以来,“秘史”系列电视连续剧已经走过几个春秋。“秘史”也成为尤小刚导演最为得意的作品,自成一派,与“历史正剧”、“戏说”等描述手法分庭抗争,一直在互相PK。
历史正剧讲究的就是一个“正”,不偏斜,平正。于是,历史正剧的首要任务就是拨乱反正,纠正甚至颠覆人们过往对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看法,力求还原历史,做到不偏不倚。然而,电视剧本身的艺术特质,又让历史正剧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如果完全按照史书进行创作,最后得到的成品必然是一部纪录片,而非电视连续剧。于是,历史正剧就在“真实”与“虚构”之间徘徊。虽然每一部历史正剧面世必然遭到部分史学家的批判,但仍然有许多观众乐意接受这种相对真实的表现方式。
戏说历史,最早最成功的莫过于《戏说乾隆》,至今令观众印象深刻。有人说,戏说完全不能和历史挂钩,它只是借用历史中的个别人物和事件,然后进行全新而彻底的商业创作,为的就是满足博观众一乐的需求。这一点,周星驰的电影《鹿鼎记》发挥得淋漓尽致。
再说秘史,则以尤小刚为代表。按照他的话讲,秘史就是“告诉你不知道的事情”。不论你不知道的是一个人,还是这个人的一种性格,甚至是他的感情故事,都可以告诉观众。秘史系列不像历史正剧那样有板有眼,更不会像“戏说”那样无厘头。
无论是历史正剧、戏说还是秘史,观众都有自己喜欢的理由,这充分体现了电视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不管是借古讽今还是博观众一笑,只是希望有更多优秀的电视作品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尤小刚的第四部秘史——《康熙秘史》正在河南卫视每晚4集联播。随着剧情进入到了高潮,观众对该剧的一些争议也进入了高潮。昨天,记者在出品方中北电视艺术中心的安排下,电话采访了导演尤小刚以及主演夏雨,针对观众的不同声音他们一一作出了回应。
晚报记者 王冉
质疑:夏雨版康熙没有帝王相
对于观众截然相反的不同评价,夏雨反倒很坦然:“我演的正是一个不够完美、充满了矛盾的康熙,那才是真实的少年康熙。剧中的康熙是30岁之前的康熙,是从一个继位8年不能亲政到后来刚执掌朝政的一个青年帝王,我觉得人们更应该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待他。他是不完美的,是有缺点的,正是这样才使得他更显得真实,是个人性化的皇帝,这样的‘真实’不应该被认为是缺乏帝王气度。”夏雨觉得演皇帝虽然累但也很开心:“演这个皇帝有点心累,说实话我对政治不感兴趣,也不太了解。不过演这个皇帝最好的地方就是接受三妻六妾的跪拜和爱,那种感觉确实很妙。每天我一进片场,就有人叫‘皇上驾到’帮助我和其他演员入戏。”记者问他给自己打几分?他笑着说:“还是留给观众打分吧。”
夏雨版的康熙似乎更受到不刻意追究历史,也不愿意被历史束缚想像的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他们更希望在影视作品中看到不一样的人物个性。郑州大学的一位女大学生对夏雨的表演这样评价:“夏雨表演得还不错,把那个继位8年却依然无权的皇帝的郁闷劲儿表现出来了。他演的这个皇帝,既有那种平常年轻人的特点,狂傲、执拗,有那么一股劲儿,但作为皇帝,他的心里也装着国家,雄心勃勃的那股劲儿也不错。”一位从事IT行业的男同志则对尤小刚导演的大胆尝试表示认可:“我觉得这也未尝不是个新的尝试,导演都导了那么多部清史戏了,康熙皇帝全一个样儿的话有什么好看,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电视剧,我肯定不爱看。”
一些老年观众对夏雨的质疑声主要来自“形象差”、“气质差”两个方面。夏雨塑造的康熙帝跟以往观众认知的英明神武、睿智老成相差太多。一位退休教师说:“导演选夏雨演这个康熙失败了,根本没有帝王相,那样一个寡断柔弱的气质,似乎演溥仪更合适!”另一位40多岁的女观众表示:“夏雨演的康熙,就像一个大户人家没调教好的小混混,‘装’的感觉很强,他演的康熙让你讨厌,难以接受。不知后面剧集中长大的康熙是否会变得成熟起来?”还有一些细心观众对人物的妆容提出了意见:“皇后太后的妆容都差不多,让人会分不清孝庄是康熙的妈妈还是奶奶。”
夏雨:不完美才显真实
肯定:就希望看到不一样的康熙
■导演答疑
夏雨演得咋样?
后半部分会更好
记者把观众的质疑告诉了尤小刚,尤小刚回应说:“康熙我们挑了一年多才挑中了夏雨,我觉得就要有一点点桀骜不驯的少年气盛,但同时也要演到30多岁,已经成熟,有城府的感觉。后半部分夏雨的表演更出色。”尤导还说,夏雨其实跟康熙长得很像,包括脸旁有一个疤,跟康熙长得是一样的。
到底是否真实?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有一些很认真的观众提出,《康熙秘史》中的很多东西是真的吗?和历史相符吗?尤其对于鳌拜的颠覆更是观众这段时间争议的焦点,再加上历史学家发表不同的看法,让这个问题一直是焦点。尤小刚告诉记者还是他那句老话,“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我们知道的也只有历史记载的大事,所以,秘史需要去虚构这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