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3版:郑州故事万元争霸赛
3  4  
PDF 版
非常时期的非常工作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王辉将军在郑州
非常时期的非常工作

中原网  日期: 2007-12-05  来源: 郑州晚报  
王辉将军近照 晚报记者 王杰 图

  王辉将军
  王辉 口述

  晚报记者 王杰 整理

  创办郊区知青农场

  大概是1971年年底,郑州市69届、70届的这些初中高中毕业生要上山下乡。我一看,送的学生都那么小,当时就想,这怎么办啊?前几年把学生送到信阳、南阳、驻马店、周口这些地方,几乎没人管。招工的机会也不多啊,当时郑州从那些地方招工,也只招一半,还有一半指标是留给本地人的。比如从周口招3000人,要留1500个指标给当地,还有一些名额被干部子女占用了。所以我就下决心,要把这些孩子留下来。

  当时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另外把这些孩子都留在郑州,也很困难。我就想了这样一个办法,把他们留在郑州郊区。可是留在郊区怎么养活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办农场,在郑州郊区办10个知青农场,一个农场安排3000人,这3万人就能全部消化掉了。

  可是申报的时候,省里不同意,市里也有人反对。有的领导说,上面让学生去农村插队,你为什么都留在郑州郊区呢?我回答,这些孩子太小,郑州郊区有地,他们到了那里照样参加劳动,还可以带郊区农民学文化。另外,还可以办小工厂。我们把每个学生补助的200块钱加起来,就能办工厂,这样市里的大工厂需要工人,我们马上就能提供。

  那时候我还兼任武汉军区工程兵主任呢,工程兵在郑州花园口盖了很多房子,本来部队要建农场,我建议取消了,我要过来办农场收留学生,地方不够住,把郊区的很多战备防空洞也拿出来给学生住。

  那时候大家干劲很足

  10个农场,100多个连队,我派工厂的干部去当指导员、连长,所在的公社也派人,去当副连长,这样农场的安全就有保障了。这些农场我全跑遍了,知青们都认识我,有一次我到花园口农场去,刚好遇到下雨,车打滑上不去,两个女学生从后面帮我推车,车轮甩的泥巴把俩学生弄得像泥猴一样,我让她们上车,送她们回农场,她俩咧嘴笑,说,王司令,我们没事。

  我觉得欣慰的是,这些学生没有被耽误,在郊区的这些人,后来有80%都起来了。当时大家干劲足啊,记得农场帮郑州拖拉机厂装车,原来都是厂里自己开过去,一辆一辆的,后来给农场的学生付工钱,让学生自己干。有一天,我在农场看到学生将十多辆小拖连了起来,前边拉后边推,后面跟着成群的老百姓看热闹。我也来劲了,赶紧下车帮着他们推。

  旁白:在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北京、上海、天津等一些大城市的学生都被送到了边疆组建建设兵团,中小城市的学生也在偏远的农村插队落户,但是郑州的数万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却在王辉兴办的郊区农场里安定下来,并且用他们自己的双手创办了玉雕厂、拖拉机配件厂、鞋厂、烧碱厂、玻璃厂等。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