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缴的284件陶瓷工艺品摆满院子 |
|
2004年以来,登封市宣化镇农民王秋分(女)伙同其丈夫赵大年、弟弟王秋生及表弟李栓紧等人,先后到郑州、洛阳、禹州等地贩卖大量文物。2007年11月上旬,王秋分等4人盗掘位于登封市宣化镇的两处古文化遗址时,被登封警方当场抓获。
昨日,经过近一个月的深挖细查,登封警方破获了登封解放以来首起盗掘古文化遗址案,收缴陶瓷工艺品284件,王秋分等4人也因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被刑事拘留。
晚报记者 袁建龙 刘堃
通讯员 袁俊锋 张朝晖 文/图
禹州拜师和古董“结缘”
独家小院里住着一对中年夫妇,就是被宣化镇派出所当场抓获的王秋分和赵大年,他们的身份都是农民,却“经营”着这些瓷器。赵大年说,王秋分2004年拜一个禹州文物贩子为师,学会了识别古董和倒卖文物的诀窍,从此与文物结下不解之缘。两人放弃了耕地,聚精会神搞起贩卖文物和盗挖古董的行当。
据王秋分交待,从2004年以来,她先后跑遍了郑州、洛阳和禹州等周边的古玩市场。王秋分摆放在家里的那些古董,有的是在外地买的,有的是自己盗挖的。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王秋分家吃饭用的,洗脚用的,喂猪用的,就连盛溲水用的,无一不是瓷器。王康指着猪圈里高高堆积的碎瓷片说:“你看可惜不可惜,这些文物都糟蹋了。”旁边文物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王秋分等人盗挖文物,是属于毁灭性的。对此王秋分等人的解释是,他们不是考古专家,也不是文物保护者,他们在盗掘文物时必须速战速决,只要能挖掘一件真正价值连城的宝贝,其余即使全部毁坏也无所谓。
盗古窑遗址,三天挖一货车
2007年11月8日,王秋分听说宣化镇朱垌村有古窑遗址,挖出来就能卖大价钱。经过观察,在村民冯某和钟某两家的老宅基地,王秋分发现了一些散落的瓷器碎片。她找到该村村民周某从中说合,以在冯某和钟某两家的老宅基地挖坑取些瓷片做标本为由,付给每家1000元。
王秋分第二天租了一部挖掘机,挖到两米深时停止,用盗掘文物的专用工具铲、小镢头、探杆自己挖。当天就挖出3个水柱、8个小白碗和4个骨碗(均为瓷器),而王秋生及李栓紧则将挖出来的瓷器装进塑料袋里。负责装包的王秋生和李栓紧供述,第二天他们挖了8塑料袋,第三天挖了6塑料袋。“我们开了一辆三轮车,装满后拉回俺姐家里。”
“连同我们当场缴获的,以及从她(指王秋分)家里提取的,整整装了一大货车。”王康说,“我们详细统计,共有唐代、五代至金代的各类瓷器284件。”
河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派专家对王秋分等4人盗掘的登封市宣化镇前庄村、朱垌村古窑址进行鉴定,认定为古窑遗址。从收缴的匣钵、垫饼、垫圈等窑具残片及大量碎瓷片形状看,文物鉴定专家认为应为唐代、五代、宋代和金代的瓷器残片。而且这两处古窑址烧制的瓷器过去均没有发现,是研究中国陶瓷史及唐代至金代制瓷工艺的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 (除办案民警外,涉案嫌疑人均系化名)
普通农家院
成了文物收藏馆
2007年11月10日,登封市公安局宣化派出所所长王康和几个民警一起到朱垌村走访时。无意中发现在村民冯某的老宅,有几个人正匍匐在一个深坑里埋头挖着什么,打开坑上面放的几个塑料袋一看,里面竟然全是瓷器。
2007年11月10日下午,记者闻讯赶到登封市宣化镇,该镇派出所所长王康,和记者一起走进徐庄乡费村一个看似很普通的独家小院。院子里摆放的各种瓷器令记者瞠目结舌,正在清点瓷器的登封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锡壶、青花瓷瓶、玉人、玉牛、黄釉罐、三足盘、六足盘、虎枕……
走进堂屋,只见房子四面由三角铁焊制的柜子里摆满了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瓷器,而地面上几乎是铺满了高低、大小、形状不同的瓷器,王康提醒记者,“进来必须走‘猫步’,一不留神就会踢住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