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4版:密码
3  4  
PDF 版
正说 千年 科举制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正说 千年 科举制

中原网  日期: 2007-12-07  来源: 郑州晚报  

  2005年9月2日,在厦门大学的一间会议室里,来自世界各地的近150名学者对科举制与科举学的是非功过进行了激烈辩论。厦门大学的刘海峰教授是这次研讨会的发起人,在呼吁重新认识和评价科举制的学者中,他无疑是声音最响亮的一位,刘海峰认为长期以来,中国人对于科举制的误解太深了。

  科举是一个在中国已经废止了100年的制度,却被西方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持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它究竟是怎样的制度,当今的人们又该如何评价它的是非功过呢?

  科举的形成 得益于隋炀帝杨广

  用考试选拔人才这一制度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但科举制在中国最终难逃被废弃的命运。那么,消逝了100多年的科举制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每年夏天,中国的每座城市都会出现这样的景象:成千上万的学生拥入考场,接下来的3天考试,将决定谁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很多人喜欢用高考来类比科举。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桩事儿——高考只是为了获取高等教育的入场券,而科举却是古代中国选拔官员的制度,考试是获得权力的通行证。

  当时,只要通过了一定层次的考试,就能获得整个社会的承认,进而被委任官职。特别是对那些本来家境不好的人来说,就意味着自己和整个家族从此摆脱贫困,走向飞黄腾达的道路。

  3000多年前,中国逐步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的集权国家,如何治理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如何选拔官员和人才,成为历代帝王最为操心和头疼的事情。除世袭之外,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举荐。

  无论是世袭还是举荐,公正性总是不能令人信服。直到公元7世纪初,中国历史上选拔官员的一场革命性变革终于出现了,而推动这场变革的人,却是在中国历史上名声并不好的隋炀帝杨广。

  刘海峰介绍说,现在对科举起源的年代还是有些争论,但越来越多的人比较认可应该以进士科的创办作为起始的年份,也就是隋炀帝大业元年。

  所谓科举,就是分科取士。考试科目有常科和制科之分,常科就是规定时间里举行的固定科目的考试;制科是皇帝临时设考的科目,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科举制度重才学而不重门第,把读书、科考和做官统一起来,由于它基本上是一种公开、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所以在一开始,不但起到了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作用,同时也为读书人奋发学习提供了一种巨大的驱动力。虽说隋代的科举还只是雏形,学生参加考试要受出身门庭、官员举荐等限制,但它的创建还是大大削弱了官僚贵族世袭的特权。

  科举的确立 朱元璋功不可没

  到唐代时,唐太宗李世民取消了考试资格的限制,为普通百姓敞开了科举的大门;而在科举的公平性方面,作出重大改革的则是宋朝。

  有人认为唐代的强盛,科举制是功不可没的。但是,科举制在唐代也仅仅只是确立,还有待规范,所以当时真正受重视的是皇帝临时设立的“制科”。

  一些才子因为不对考官的口味而不得志,韩愈就多次在“制科”中失利,一连考了4次才得到认可。

  而杜牧的经历则让人啼笑皆非:当时杜牧将他的新作送给考官过目,考官看过后觉得诗写得相当好,可却对杜牧说“你送来的比较迟了,前3名呢,都已经有人了,那你只能委屈第四名吧”。

  考试还没开始,名次早被预定,这样一来,考前说客盈门、行贿受贿的现象屡禁不止,公正性就不能不令人怀疑了。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宋朝作出了重大改革。宋太宗开始实行“糊名制度”。糊名,就是要把卷首考生的姓名、籍贯等部分封住或裁去,考官也就无从知道自己笔下的卷子究竟是谁的。

  不过即使如此,还是有漏洞:古人用毛笔写字,每人的字迹都有较明显的特征,考官可以通过辨认字迹来猜测考生的身份。

  怎样才能防范这一漏洞呢?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将考生的考卷重新誊录。因为考生的卷子是黑色的,称为墨卷,为了区别,就找人用红笔来重新抄一遍,称为朱卷,考官则只能见到朱卷。

  为了防止主考官舞弊,宋太宗又规定,主考官在考前实行封闭,只要一接到任命,立即进考场隔离,连家人也不许见,这叫“入闱”。入闱一般要一个多月,直到考试放榜后才能解除。

  科举制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进一步提升了科举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之后,逐步形成了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的格局,考试的组织、形式更加完善和严密了。

  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是个大老粗,但对科举制情有独钟,在他登基的第15个年头,将科举考试规则作为一项国策确立下来。从此,中国的科举制度基本形成了规范化的模式,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府学胡同是北京一条不起眼的胡同,胡同里有所小学,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所看起来很平常的小学却有着近600年的历史。1421年,明朝皇帝在这里建成了顺天府的直属学校。从此,科举考试就与学校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当时要参加科举考试,就必须通过学校,取得一定的学生资格。最初等的考试就是县学的录取考试。在这个学校里考试很严格,有月考、季考、岁考,这种方法我们现在还在沿用,就是所谓的学分制。

  16岁是童生,80多岁的也是童生,就像清代一部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里有一个叫周进的老先生,当年50多岁了,考了不知多少次,秀才也没考取,还是个老童生。

  童生院试及格,名义上就成为国家学校的生员,通常称为“秀才”,也叫“相公”。中了秀才,才算是进入了主流社会。这种人在当时还不能为官,但即使是这样,比如说到了大堂之上,他可以不向县太爷磕头下跪,在平常老百姓眼中他们是很受人尊重的一批人。

  南京是明朝初年的都城,这里的江南贡院占地达数万平方米,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贡院。在清代,中国的状元有一半以上是从这个考场里走出来的。著名的才子郑板桥也曾坐在这里答卷。

  当年,这里仅号舍就有20644间,还不包括司考官员办公住宿的用房。号舍是一排排的矮屋(图①),矮屋隔成一个个狭窄的小间,按天、地、玄、黄等顺序来编号。

  江南乡试每3年一次,每一次要考3场,每一场是3天,共计是9天7夜,考生都在号舍里度过。号舍非常小,相当于一顶轿子大,这样小的一个地方,白天考试、晚上睡觉都要在这里度过,考试时一层隔板放在上边,晚上睡觉时抽下来,人只能蜷曲着身体睡觉,非常艰苦。

  这些极为简陋的号舍完全敞开,前不遮阳后不挡风,和囚室差不了多少。更不可思议的是,考生吃喝拉撒都要在号巷里。

  在号巷的尽头有一间粪号,这间粪号里放着一只粪桶,谁去上厕所不能说话,只能用牌子来表示,牌子正反两面都有字,一面写着“入静”,另一面写着“出恭”。

  会考在当时是国家大事。为了保证考试的顺利进行,考试一开始,号院就会上锁,叫“锁院”,一锁就是3天。无论发生多大的事情,都不能开锁。

  江南贡院在清代时就发生过火灾,而且烧死了考生,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都不能打开号巷,因为如果把锁打开,就影响到整个考试,进而也影响到全国3年1次的科举,问题会非常严重。

  科举的趣事 作弊方法多种多样

  上海嘉定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以科举为主题的博物馆。然而,在博物馆中最珍贵的文物却是一件衣服……

  粗看起来,这不过是一件古人穿的普通麻质坎肩(图②),但细看,这些纹理并不是麻线的痕迹,而是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小字。原来,这是当年一个考生用来作弊的工具。

  博物馆的导游介绍说,过去作弊的方式多种多样,最开始,考生无非是将一些作弊的东西往衣服里藏,往鞋帽里塞,发展到后来就是将衣服鞋帽做成夹层,将作弊的纸条往夹层里藏,甚至有的考生会将文章写到衣服上,因此就有了这件麻布坎肩夹带。

  在博物馆里有本难得一见的科考作弊书籍。它仅有一个火柴盒那么大(图③),然而里面却包括了整个四书的内容和注释。如果将一只完整的蚂蚁放在上面,可以压住8个字。

  让人意外的是,这本作弊的小书居然是制版印刷出来的,文字清晰规整,装订也十分考究。也就是说,当年已经有出版书商专门从事作弊行业,可见作弊的盛行。

  不过,对付作弊的办法也是五花八门的。

  明远楼曾是江南贡院的中心,它建得很高,就是用来监视考生的。

  官府对作弊的查禁相当严厉,处罚也很重。被查出的考生一辈子不可以再做官,还要被捆绑在贡院门前的木柱上示众。

  如果官员参与舞弊,那么家产全都抄没入公。罪行严重的甚至可能被砍头,就算罪行一般,也要被撤职罢官,流放边疆。

  八股文的出现 源自朱元璋的愤怒

  说到科举,人们就会自然地联想到八股文。其实,在明代以前,科举并不考八股文,八股文的出现与朱元璋的愤怒有关。

  据说一个叫儒太素的官员给朱元璋写了一封万言书,结果朱元璋读了4个小时也没读到正题,失去耐心的他忍无可忍,就命令金甲武士把儒太素打上100大板。

  朱元璋觉得问题出在文章的形式上,于是他命令手下寻找一种简洁明了的文体,来规范公文写作,于是八股文出现了。八股文要求考生在写作时,用比拟、排比或对偶的手法形成一节文字,而且整篇文章必须有八股这样的文字,所以被称之为“八股文”。

  八股文对字数也有明确规定,不能多也不能少。明代以300字为限,清初要求写够450字,后来又逐步增加,乾隆以后增到700字。

  八股文取士形成后,许多应试者终其一生都在学习。

  今天的人们对科举制还有一个误解,以为明清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就是八股文。实际上,明清的各级科举考试都要考三场。第一场是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第二场考的是官场应用文,分两种,一种是上下往来的公文,一种是根据提供案例来撰写司法判文;第三场考策问,会涉及很具体的国计民生问题,要求考生给出对策和办法。

  “学而优则仕”的目标确实刺激了更多普通人去读书求学,就连三尺儿童都会以不识字为耻辱。与18世纪之前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的识字率是最高的,教育事业也是最发达的。

  但是,由于教育是被牢牢绑在科举战车上的,为了通过科举考试,年轻人被迫学习考试内容,而忽略了其他知识和能力。因此,很多学者认为,正是由于科举制和教育的结合,导致了科举制的弊端越来越大。

  专家认为,这恐怕不是科举制本身的问题,而是在那个时代人们进入社会上层的渠道太狭窄,所以天下读书人把大量的青春、心血和时间,都集中在科举上。这种弊端到中国近代表现得尤其突出。

  2006年,在韩国首尔举行了一个庄重的仪式。在昔日皇宫的明政殿前,几百人身着朝鲜民族服装,再现了当年科举的盛况。

  公元10世纪,朝鲜、日本和越南等一些周边国家相继引入了中国的科举制度,其中朝鲜半岛更是不间断地将这一制度延续了900年之久。今天的韩国人正是通过这种纪念活动,来表达他们对科举的尊重和反思。(本文未完,下转C05版)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