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4版:城市故事
3  4  
PDF 版
大同味道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大同味道

中原网  日期: 2007-12-12  来源: 郑州晚报  
  说起郑州商业街的代表名片,德化街自然当之无愧。在众人瞩目的德化街旁,还有一条商业老街,它比德化街起步还要早一点儿,一度比德化街还要热闹,它就是大同路。从无到有,从“马路大街”到“第一路”,又由“第一路”回归平凡,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大同路走过了一条起起伏伏的传奇之路。

  晚报记者 苏瑜 实习生 任中敏/文 晚报记者 常亮 廖谦/图

  马路大街大通路大同路

  一条路的百年沧桑

  它是德化街的孪生姐妹,并一度独领风骚;它还有个别名叫“富人街”,是富人购物首选之地。

  大同路在郑州市火车站东部,位于老郑州城外西南。大同路以及周边新兴商业区的产生、发展与铁路、火车站有着很深的渊源。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春,平汉铁路郑州车站建成,汴洛铁路工程局在郑州成立。从火车站通往老城区有一条大路,车站出口与此路西口相距不过100多米,这条路被称做“马路大街”。

  火车站的建立,使得该地区人流、物流、商业开始多起来,给往来客商提供服务的营生自然也多了起来。

  先是车站旁边有一些卖小吃的商贩,临时搭起席棚或草棚做生意。接着附近的农民也将自己家的特产,比如红枣、柿饼、柿霜糖等拿到这里来叫卖。1906年至1908年,平汉铁路、陇海铁路先后建成通车。南北东西两大干线铁路在郑州交会,郑州成为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经清政府批准开放为商埠,自此,火车站到各大街的路不断修筑,新的商业区日新月异,发展迅速,渐具规模。1908年年底,马路大街率先成为郑州市第一条有路基、有面层的结构道路。现代筑路技术从此开始在古老的郑州应用。

  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市场需求旺盛,陆续开始有人在马路大街建房舍简陋的饭馆和供旅客住宿的客栈。他们的生意红火,供不应求,于是新的店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路西口向东迅速发展。

  1916年前后,当地居民见此地“交通便利”,慢慢将“马路大街”改叫“大通路”。1920年,郑州火车站形成了以大通路、德化街为枢纽,街巷纵横有序、店铺林立、生意兴隆、人气十足的郑州商埠中心。1927年,冯玉祥做河南督军时,下令更改了一批地名,“大通路”被改为“大同路”,取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口号“世界大同”之意。

  当年郑州第一路

  今日却渐去渐远

  近百年间,大同路走过了一条起起伏伏的传奇之路。而现在,它显得有些没落,甚至凄凉。

  大同路得地利之便,占尽先机,大店铺数不胜数,西段为餐饮、酒店、旅馆和客栈的聚集区,东段(也就是与南北向的德化街十字交叉一带)是当时郑州的新兴商业中心,布匹、绸缎、时货、银行等多聚集在此。有法国饭店、利兴面包房、豫顺楼、小有天饭庄等餐饮名店,有鸿兴源糕点店、五美长酱菜园等酱菜业名店,有瑞丰祥呢绒绸缎店、长发祥布匹绸缎店等布匹绸缎业名店,有老凤祥金店、百货银楼等金银首饰业名店,有豫大、同和裕、振豫、长发东等知名银号,有宏济堂药铺、北京达仁堂药店等医药业名店,有龙文书庄、中华书局等图书业名店。

  1934年,著名爱国商人刘桂勋等创立的国货公司在大同路开业,成为郑州商业发展的转折点。大同路进入了繁荣、辉煌时期。到1936年,大同路上已商铺林立。据当时统计,金融业有银号12家、金店4家,约占全市的2/3。而经营布匹绸缎的店铺有52家,日用百货店70余家,五金电料店5家,颜料铺30余家。

  大同路是名副其实的郑州第一路,它是郑州辟为商埠后政府修建的第一条商业大街(1908年)、郑州第一条有路灯(1917年)的路、郑州第一条柏油马路(1946年)。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大同路的面貌焕然一新,几次扩建改建,把大同路拓展得更宽了,街两侧现代化商场和大楼林立。格林兰大酒店、黄和平商场、大同宾馆、市工商银行大楼、化工大楼、五交化大厦等有影响的建筑,使大同路再次焕发出了风采。

  1988年2月10日,郑州第一部运送顾客的滚动式电梯在黄和平商场启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部电梯都是郑州的一道风景线。可最终,黄和平商场还是没能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尤其是现在,大同路在百年德化的旗帜下显得有些没落,像城市繁华中心的背影,渐去渐远。

  (本文未完,请继续阅读C06版)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