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8版:体育双瞳
3  4  
PDF 版
是什么将了 河南象棋的军?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河南象棋 即将从象甲降入象乙
是什么将了 河南象棋的军?

中原网  日期: 2007-12-12  来源: 郑州晚报  
  “理论上成立,而现实中已经绝望。”这样的结论用于河南象棋队的象甲之旅是再合适不过了。

  对于河南象棋而言,剩下的两轮不过是个过场,在抱着向象甲专业队学习的态度进行完最后两轮比赛后,河南象棋就要重新在象乙中打拼。在象甲尾声和接受降级思维的前提下,我们不妨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河南的象棋“明天更美好”。

  晚报记者 秦明伟

  [看看现状]

  虽剩两轮

  铁定降级

  目前象甲处于休战期,总共二十二轮的象甲联赛已经进行了二十轮,为了显示象甲大团圆结局或者是为了对在最后惨烈的为名次、为保级进行的比赛进行更有效的监督,最后两轮不再进行主客场制,而是将所有的比赛放在了上海,时间是18日、19日。早在上个月下旬的第二十轮的比赛以后,河南队虽然战胜了甘肃移动队,但是积10分的河南队仍然与开滦煤矿队相差4分。河南队若想赶上开滦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且缺一不可:第一,必须最后两轮全胜,第二,必须都是4∶0战胜对手开滦和广东,第三,开滦队两战全败。稍微具备逻辑思维再加上稍微知道点广东队在象甲霸主地位常识的人就马上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理论上的一丝仅存的希望会被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降级回到象乙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不降级反倒显得不正常了。

  [倒倒苦水]

  刚上路就差点夭折

  今年的2月15日对河南象棋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是参加象甲联赛的最后报名日,也就是说过了这天再不报名参赛,河南队就自动放弃了象甲联赛的比赛资格。而就在这一天的前晚,河南象棋是否参赛还是一个未知数。因为无钱参赛,当时河南棋牌院院长毕永刚很是无奈地告诉记者:如果真找不来赞助,那只有放弃比赛。本报曾经在今年2月12日以《遭遇赞助瓶颈,河南象棋无米下炊》为题(详见2月12日A22版)重磅报道了河南象棋当时的处境,“全国象棋甲级联赛(象甲)那是下象棋者梦寐以求的最高殿堂,河南在去年史无前例地进入到了象甲阵营,这么一件本该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却让人无比沮丧——象甲联赛马上就要开始,本可以堂而皇之组队参加比赛的河南象棋却很可能不得不悄悄地退出。原因不是行政干预,也不是没有人才可用,而是最简单也最复杂的问题,没钱。

  如果河南队真的因没钱弃权,那么冲甲成功就变得毫无意义,辉煌过后又回到了零起点,还得从乙级比赛一步步打起,当时真是进退两难。好在关键时刻省体育局有关领导得知消息后“挺身而出”,拍板定性——遇到再大的困难也必须参加象甲,如果真找不来赞助,体育局就自筹经费。

  第一道难关就这样渡过不过这也预示着河南象棋的象甲之路充满了坎坷。从2月15日报名参赛到联赛开赛的5月22日这段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河南队还是没能找来赞助,随着象甲第一轮比赛的开始,河南象棋队也创造了象甲12支队伍的“唯一”——唯一一支没有得到冠名的队伍。当时本报以《缺金少银仍取得良好开局,河南象棋队急着找“婆家”》为题(详见5月31日A28版),对此事做了报道。河南象棋队主管单位——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也在第一个主场比赛完之后召开了专门的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心副主任史展翔无奈地说道:“我们是象甲队伍里唯一一支没有冠名的队伍,我们现在面临着被钱‘将军’的局面。”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河南象棋就这样用“裸奔”的方式即将完成她在象甲联赛中的第一个学年的课程,同时不幸的在第一学年就成为留级生。

  [说说成绩]

  猛三虎终露弱者相

  首轮战平广东,然后连胜两轮,河南队乍一露相就让人大吃一惊,媒体惊呼象甲最大的黑马出现了,河南队第一个主场的裁判长杨敬东开玩笑地说:“要是河南队照此下去,拿冠军都应该。”不过,省棋牌院院长毕永刚有着另外一种认识,他曾经对胡荣华等棋界权威表示“狐狸的尾巴终究是要露出来的”。果不其然,随后河南队就跌入了低谷。

  从第四轮开始河南队遭遇了七连败,而且非常凑巧的是不管是主场还是客场全部是1∶3落败,直到第十一轮河南才2∶2战平由国际大师赵国荣率队的黑龙江队,虽然挽回了点颜面,但是从此河南队就开始步入了为保级而战的征程。

  对于河南队前期猛三虎的表现,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受益于贴时竞叫的新规则(先手红方如果和棋,那就算是输,而黑方和棋即为赢,贴时竞叫制就是采用竞叫的方式选择先后手),其他实力强劲的队伍对于新规则不太在意或不适应。不过首轮战平广东后,虽然有些轰动效应,但业内许多权威大师级人物对此的看法几乎一致——“一支业余队要想和专业队对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有人断言:“这样一支纯业余队掉级是正常的,保级了就不正常了。”

  [算算账目]

  “节衣缩食,人穷志短”

  有账不怕算,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除了实力不济外,河南队倒下的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还是“钱”字。

  象甲队伍中,大多队伍的冠名赞助费都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像广东队这样的“品牌队”,当地的许多企业都是争着去冠名,一年的赞助费至少也得70万元以上。联赛未开始前,记者曾经在河南棋牌院院长毕永刚的办公桌上看到过一份计划书,其主要内容就是参加象甲需要花多少钱,按照计划书所列:一届象甲比赛持续的时间是半年,总共有11个客场和11个主场,总共22场比赛,参加整个象甲比赛大约花费不到40万元。这40万元费用中主要包括人员工资、客场差旅费和食宿费、主场费和胜局奖金等。就这40万元还是象甲队伍中的“节衣缩食型”。

  让我们来看看河南象棋队的实际开支。象甲之初,象棋活动一直开展很好的禹州方面有人拿了4万元算是先应了河南象棋队的急,接着,没有拉到赞助的象棋队只得求助于上级主管部门,河南省体育局非常重视,下拨了15万元的专款。12月18日、19日,在上海还有两轮比赛,算下来,河南象棋队走完整个象甲大概要花掉22万元。

  仔细地品味一下这22万元,就知道我们不能用“成者王侯,败者寇”来衡量河南象棋队的失败。体育局下拨的这15万元专款功劳甚大,没有了这笔钱,河南队连参赛的机会都不会有,只能弃权,颇有些雪中送炭的味道。

  [想想未来]

  重入象乙,出路在哪里?

  即将降级了,又要重新回到乙级联赛打拼,还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到象甲。但是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有了这次“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相信,如果有一天重新回到象甲的河南象棋会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河南象棋的将来业内人士有着独到的见解。

  省棋牌院院长毕永刚认为,河南象棋的发展应该走职业化的道路。这次象甲之旅,河南象棋完全是“业余队打职业队”,胜固欣然,败也正常。毕永刚认为:棋类方面可以分为三个档次,一是专业队,这一类的队伍棋手都是专业人士,还享受国家的各种工资、津贴,换句话说就是棋的实力超强,生活也完全有保障;二是职业队,这类队伍有赞助和企业冠名,大部分是俱乐部性质,由于有资金,平时训练系统,棋手训练和比赛积极性高,可以和专业队匹敌;第三类是业余队,河南队目前就是这样的状况,虽然李少庚、曹延磊这样的国家大师很有发展前途,但是在河南队拿不到工资和训练补助,属于纯业余性质。“我们最好能走职业队的路子,”毕永刚如是说,“走专业队的路子不现实,但是,如果有企业感兴趣的话,走俱乐部这样的职业路子对河南是个不错的选择。”想想也是,有了企业“撑腰”,训练系统,还可以买自己需要的外援,即使是不买外援,请个不错的教练也是可行的,要知道河南队在这次象甲比赛的两任教练王聚群和颜成龙都是纯业余性质的教练,对他们期望值过高显然也不现实。此类思路应该是一针见血,想想河南围棋从辉煌走向没落也是有这方面的教训在里面,问题在于如何让这些为河南体育做贡献的企业有一个价值体现是摆在当局者面前的问题,如果形成良性循环就会有更多的企业愿意介入体育产业。

  明日详见:《MY GAME 我的队伍,我的责任》——综合篇:除了男排,别的咱都拿不上台面。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