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5版:2007郑州双年展
3  4  
PDF 版
这边展览正筹备 那边陶书已晋京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这边展览正筹备 那边陶书已晋京

中原网  日期: 2007-12-13  来源: 郑州晚报  
  “当我们的书法家在为青铜器上的铭文激动时,有谁想到,青铜器是从陶模中浇筑出来的?事实上陶器上出现的文字较之甲骨文更早,可是这一事实被忽略了。”12月9日,由本报组织的有“中国陶瓷书法第一人”之称的张万庆先生,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了大型个人书法及陶瓷书法作品展。

  观者惊叹

  “家”原来是他写的

  12月9日,慕名而来的北京市民在军博二楼展厅,为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展台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大大小小的陶瓷制品,墙壁上则挂着一幅幅装帧精美的书法作品,豪爽、敦厚的金石味道从一件件作品中散发出来。

  “家”字被装裱在常见的木质框架之中,暗紫色的风格呈现一派宁静气息。“夕阳红”则书写于一幅朱砂色宣纸之上,浓重的色彩让人惊艳。两幅耳熟能详的作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留影,“原来这幅作品是张老先生写的啊。”人群中不时发出这样的惊呼。

  展厅深处的墙壁上长达60米的长卷,展台上的深蓝、浅蓝色泽的百龙盘,给人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较之张万庆先生在河南博物院的展览,本次展出的作品种类更丰富,数量也更多。出席展览开幕式的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俊杰对展览的规模表示惊叹,“我负责组织、筹备河南本地作品进京展这么多次,知道连普通的卷轴画在运输、展示上都是个浩大的工程,此次张老先生带来700多件瓶瓶罐罐,想来是费尽工夫和人力、物力的。”

  数十位名家到场观展

  学界泰斗欧阳中石先生与张万庆素昧平生,在看了张先生的作品介绍之后,拄着拐杖亲临现场。中国书协顾问、著名书法家李铎先生左眼近乎失明,也专程到场道贺。中央美院副院长潘世勋先生,《光明日报》总编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赵德润先生,老一辈革命家中央纪委原副书记、军委纪委书记、总政副主任张树田上将等近50位各界名人到场祝贺张万庆展览的成功举办。

  从河南走到北京来的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美协理事、著名油画家王洪剑先生对张万庆的作品给予了极高的赞誉。王洪剑指出,明清时期的陶瓷制品虽有字迹出现,但多为装饰,且器形较小,而以陶瓷作为载体展现书法艺术,且器形、规模如此庞大的,他还是首次见到。

  得知晚报于近期筹备、举办首届郑州双年展的消息,王洪剑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作为第一届、第二届北京国际双年展的参展人,他很为郑州也出现这样的国际性展览感到高兴,并接受了本报请他作为本次展览特约评委的邀请。

  陶书其实早于甲骨文

  展览吸引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北京晚报等数十家媒体的目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抛出自己独特的观点,“陶书是远早于甲骨文的一种形式,但却被我们遗忘了。”

  张万庆说,从考古发现中国陶器产生的历史,说到远早于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的各时期陶书类型;从宋、辽时期陶器的没落、瓷器的兴起所带来的文字遗失,到明清时期仅存于景德镇青花瓷等瓷系工匠所书之装饰文字;从个人对各个瓷系工艺的探索,说到目前陶瓷生产所面临的观念守旧等瓶颈问题,老人广博的学识引来众人的围观和聆听。

  探索陶瓷书法新出路

  “从张万庆先生开始,书法与陶瓷真正开始融合在一起。这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新路子。书法艺术有的不仅仅是笔墨,还有碑刻、简书等历史存留,张先生的作品本身即有精神,这是专业界所不能忽略的。”周俊杰的话道出了众多书法界、陶瓷界名家的观点。

  “书法本是随心、随意飘洒挥毫而就,但陶瓷作为工艺美术作品,其对原材料性质的把握等工艺是不能回避的技法问题。”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原所长刘格天从另一个方面肯定了张万庆的成绩。

  人民网美术版主编李德哲对陶瓷书法的未来给予了极大肯定,他表示陶书是艺术中的艺术,而书法同样如此,陶瓷书法正在逐渐成为新的艺术形态。

  晚报记者 张柳/文 陈素红/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