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世诗
作者:崔致远
狂奔叠石吼重峦,人语难分咫尺间。
常恐是非声到耳,故教流水尽笼山。
僧乎莫道青山好,山好何事更出山?
试看他日吾踪迹,一入青山更不还。
每年的10月15日,中国古城扬州都会迎来一批特殊的韩国客人,在扬州西北的唐城遗址,他们摆案焚香,虔诚祭拜,这些韩国人来自同一个家族——韩国庆州崔氏,而他们祭祀的是一位曾经旅居扬州的韩国人——崔致远。
崔致远,1100年前的中韩文化使者,12岁渡海西来求学大唐,生逢乱世却不断进取,终成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和韩国儒学的一代宗师。
韩国儒宗
历代韩国学者对崔致远都不吝赞美之词,他们把崔致远奉为“东国儒宗”,又称他为“海东孔子”、“百世之师”,可见他在韩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位于韩国首都首尔的成均馆是韩国儒教圣地。
馆内的大成殿供奉着中韩两国历代儒家圣贤的牌位。正中央是孔子的牌位,两侧则分立着36位中国圣贤和36位韩国圣贤。中国圣贤里有我们熟悉的孟子、颜子等人,韩国圣贤里排第一位的就是崔致远。
崔致远生活的年代,在韩国是统一新罗时期,在中国,则是唐朝末年,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了。那么,他到底和中国有着怎样的关系?他又是如何成为韩国儒学一代宗师的呢?
在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我们见到了熟悉的《桂苑笔耕集》。
《桂苑笔耕集》是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崔致远文集,在中韩两国有大量不同版本,这个版本无疑是这座国家级图书馆里最古老的典籍之一。
事实上,《桂苑笔耕集》也是朝鲜半岛的第一部汉文诗文集。公元885年3月,留唐16年的崔致远回到新罗,把自己留唐时期写成的诗文整理成集,敬献给当时的新罗国王宪康王,其中就包括《桂苑笔耕集》。
崔致远29岁就从大唐回到新罗,正值盛年,但此后却再也没有成书的文集流传于世,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不过,万幸的是还有《桂苑笔耕集》,让我们可以追寻一代儒宗成长的足迹。
韩国古城庆州,是新罗王朝的首都,也是崔致远的故乡。今天,从庆州发端的韩国崔氏后裔有20万之多,都尊崔致远为始祖。
今天的学者认为,崔致远把儒、佛、道三教融合、调和。他自称儒者,但并不排斥佛教和道教,也因此成就一代宗师地位。
少年大唐梦
公元868年,年仅12岁的崔致远从庆州出发奔赴大唐。崔致远为什么要到大唐留学,《桂苑笔耕集》中并无说明,但我们看到了崔父对儿子超出常人的苛刻要求……
“当乘桴之际,亡父戒之曰:十年不第进士则勿谓吾儿,吾亦不谓有儿。”一个12岁的外国孩子,孤身一人到大唐求学,还要在10年之内考中进士,谈何容易?
崔父为什么要如此苛刻地要求年少的崔致远呢?
这也许是和崔家的出身有关。按新罗的骨品制度,崔家是六头品出身,属于一般的贵族,虽然可以做官,但无法进入由王族把持的高级官僚阶层。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唐史专家韩升说:“新罗本身的教育跟不上,所以就把人送到唐朝来培养。当时唐朝因为比较富裕、发达,所以对外国来的这些留学生,基本上是属于由唐朝出资培养,包括自费来的都能得到唐朝政府的资助,在唐朝中央官学里读书。”
公元868年,少年崔致远终于到达大唐西都长安。
当时长安是一座有着百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聚集着来自亚洲各地的商人和使臣。这一切一定让这位新罗少年既紧张又新奇。
崔致远就读的国子监在长安城东南角,规模宏大,有学舍1200间,可容纳学生3260人。这里会聚了来自新罗、日本、渤海等国的各国留学生,是一所国际大学。
大唐在当时实行了极为开放的人才政策。自贞观年间起,朝廷就向在华留学的青年学子开放科举考试。有真才实学,外国人一样可以登科及第、金榜题名,称做“宾贡进士”。
国子监的外国学生中,新罗学生是人数最多的,一般都有一两百人同时在读。庞大的同胞数量也许有助于消除崔致远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和寂寞,但另一方面,却无疑会增加他的竞争压力。要知道,新罗留学生中大多数正是来自于王族。于是,他加倍努力,在这里的学习,为崔致远打下了良好的儒学基础,他接受了最为正统的儒家教育。
进入幕府
公元874年春,崔致远高中宾贡进士。这一年,他18岁,入唐整6年。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此时的崔致远应该可以选择衣锦还乡了。然而,18岁的崔致远却选择继续留在大唐。
公元880年,因溧水县尉5年的任期已满,崔致远计划重新回到长安,应试博学宏词科。参加这个考试的人往往都是进士出身,难度极大,但一旦考中,却可以仕途坦荡。就在这时,一件事情完全击碎了崔致远的长安梦。
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在离溧水不远的采石渡江,跨越淮河,于当年11月占领东都洛阳,年底,起义军又突破潼关天险攻下长安,当朝天子唐僖宗南逃成都。
如此一来,长安是去不了了,接下来去哪里呢?崔致远把目标瞄准了离溧水不远的扬州。
扬州是大唐的东南重镇,也是淮南节度使本营所在地。自711年朝廷设立河西藩镇以来,地方军镇势力日益膨胀,晚唐文人士大夫纷纷进入藩镇幕府,充当文职僚佐。此时,入职淮南幕府成了崔致远最为现实的选择。
那么,崔致远又是如何进入淮南幕府的呢?
当时,淮南节度使高骈帐下聚集了当时江淮之间的一批文人学士,和崔致远同年考中进士的顾云也在其中,正是他把崔致远引荐给了高骈。
公元881年5月,也就是崔致远入职淮南幕府的第二年,扬州发生了一件震动全国的大事——高骈起兵讨伐黄巢。古代征战向来有发檄文的传统,所谓“师出有名”。高骈帐下文人众多,但这个重任却偏偏落到了新来乍到的崔致远身上。
崔致远把握住了这次难得的机会,写下了著名的《檄黄巢书》。据韩国史料记载,纵横捭阖、气吞天下的黄巢,听到“不唯天下之人皆思显戮,抑亦地中之鬼已议阴诛”两句时,竟然吓得从床上摔了下来。
在随军期间,崔致远被高骈授以都统巡官一职,相当于高级参谋,可见其对崔致远的器重。但这却给崔致远带来不少麻烦。他外国人的身份成为同僚非议的焦点,这也令崔致远感到了很大压力。
公元882年,崔致远上书请职。高骈最终核准了崔致远的辞呈,改都统巡官为馆驿巡官。
风光回国
公元884年。这年,崔致远一定很矛盾:一方面,他对大唐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不忍就此离去;另一方面,他又希望和亲人团聚……
公元884年,是崔致远在扬州度过的第五个年头。这年8月的一天,他迎接了来自故国新罗的使团,他的堂弟崔栖远也在其中。崔栖远带来了一封家信,亲人催促他尽快回国。
崔致远最终还是决定向高骈请辞。
《桂苑笔耕集》中的文章主要创作于崔致远在淮南幕府期间。但在其中,我们却没能找到崔致远向高骈请辞的这封信。《桂苑笔耕集》中和高骈相关的诗文有67篇之多,为何独少了这篇?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教授韦旭升介绍说,高骈在《唐书》里面作为叛臣,是个反面人物,当时高骈迷信、腐化、不问政事。作为一个正派的儒生,崔致远是肯定看不惯的。
于是,在新罗召回崔致远时,他顺势回国。崔致远无疑是从大唐返回新罗的人中最风光体面的一位,使船沿京杭大运河北上,直挂云帆,开往新罗。16年前那个渡海而来的懵懂少年,如今已近而立之年。
选择归隐
公元885年3月,崔致远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他受到当时的新罗君主宪康王的赏识,被任命为侍读兼翰林学士、守兵部侍郎……
就在这一年,崔致远着手编辑自己留唐16年间写成的诗文,其中包括《中山覆篑集》《桂苑笔耕集》《杂诗赋》等共28卷。这28卷书囊括了他的作品精华,也奠定了崔致远在韩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唯一流传下来的《桂苑笔耕集》,为我们展开了崔致远绚烂的人生画卷,却过早地合上了。此后,除了零散的诗篇、碑铭和公文,崔致远没给后人留下一部个人文集。崔致远的后半生,连同他的最终归宿,都是一个巨大的谜团。
首先, 崔致远回国后仕途并不顺利。虽然得到宪康王重用,但不幸的是宪康王在他回国的第二年就突然去世。随着新王定康王继位,崔致远被迅速排挤出朝廷。此后10余年,他几乎一直被外放做官,先后在泰山郡、富城郡、天岭郡担任郡守或太守。
史书记载仅止于此。
公元899年,崔致远在结束天岭郡5年的任期后,辞去官职,隐居伽倻山海印寺,这年他43岁。
为何在正值壮年却选择隐居?这还得从他在天岭郡做的另一件大事说起——带兵打仗。
公元894年,尚州贵族甄萱和僧侣出身的弓裔相继作乱,新罗又陷入三国混战的泥沼。甄萱的军队占领了朝鲜半岛西南方的全罗道一带。而此时,儒士出身的崔致远,却被任命为主管军事的防虏大监兼天岭郡太守,走上了新罗王军与甄萱军队直接对抗的最前线。
崔致远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果然,不久后就因防守不力被免去了职务。
政治上的屡遭暗算和官场的极度失意,一点点磨灭了崔致远曾经壮怀激烈的政治抱负。
今天的伽倻山海印寺已成为后人凭吊崔致远的一处胜地。
就在刚进山门的地方,有专门为纪念崔致远而修建的笼山亭和致远台。传说,当年崔致远曾在此处读书吟诗。不远处的山崖上,刻着这首著名的《遁世诗》:
狂奔叠石吼重峦,人语难分咫尺间。常恐是非声到耳,故教流水尽笼山。
僧乎莫道青山好,山好何事更出山?试看他日吾踪迹,一入青山更不还。
关于他的最终归宿,现在仍是个谜。他在伽倻山终老了吗?还是后来又到了别处隐居?
公元935年,新罗王朝走到了终点,高丽取而代之。崔致远此时如还活着,已是79岁高龄了。新的高丽朝,大力提倡儒学教育,开始以本国名儒配享孔庙。崔致远被追谥为文昌侯,最早配享孔庙。这一成例延续至今。
王朝短暂,而文化永恒。
探索发现节目预告
1986年,在中国重庆传出了爆炸新闻:科学家在巫山发现了距今200万年的猿人遗址!这意味着中国最早的直立人不再是170万年前的元谋人,而是这里的巫山猿人……
12月17日、18日、19日
播出《远祖之谜》上、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