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4版:热点新闻
3  4  
PDF 版
本报记者 相机捉贼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本报记者 相机捉贼

中原网  日期: 2007-12-15  来源: 郑州晚报  
  左右观望
  偷电动车
  偷自行车
  骑上就跑
  束手就擒
  第一幕 一辆电动车反复撬了7次也没开

  第二幕 俩同伙前来支援摊摊手“爱莫能助”

  第三幕 换辆电动车还是撬不开,瞄上自行车

  第四幕 修车铺前卖赃车,偷车贼束手就擒

  一个小偷偷电动车,因工具不凑手,连撬了7次也没撬开,打电话叫来同伙也是“爱莫能助”,改撬另一辆电动车却同样未能得手。实在不甘心,小偷最后离开时顺手牵羊偷了辆自行车。这一切,从一开始就落在记者眼底。记者报警之后,民警一路跟踪小偷,并在出售赃车时将其抓获。

  晚报记者 徐富盈 实习生 王阳/文 晚报记者 王银廷/图

  街头等人:

  记者意外发现偷车贼

  昨日14时35分左右,桐柏路与陇海路交叉口,正在等人的记者看到,一位着红风衣的女士骑着电动车来到路对面,锁了电动车后就急步进了楼。仅半分钟后,一个神秘低个男子走到这辆看起来很新的绿色电动车边,左右看了看后,坐到电动车上,手拿着一个钥匙一样的东西,悄悄弯下腰,伸向电动车前开关。

  意识到这个人可能是小偷,记者警觉地按下了快门,但这个“低个子”坐在电动车上撬了半分钟后,竟又小心地下了车,在附近来回走动。

  民警说贼 记者报警,三官庙派出所民警鲁艺着便衣赶到:“绝对是个小偷,看他的小心程度,还应该是个惯偷。”

  贼头贼脑:

  每撬半分钟就要望望风

  15时20分,在这段不到50米的路上徘徊几次后,“低个子”又坐到了绿色电动车上,再次把手伸向车前把上的锁眼处,约半分钟后,还是没有弄开。

  “低个子”不停撬这辆车,每撬半分钟后下来走动,看看周围安全时,就重新坐上,但一直撬了7次也没有撬开,其间还打了几次电话。

  民警说贼 鲁艺说:“可能这个小偷手中的工具不行,或者这个电动车的锁特别好。平时小偷半分钟就能把电动车弄走。”

  电话求援:

  一会儿来了俩帮手

  15时35分,正在“低个子”小偷撬车时,从北边步行来了两个青年男子,直奔“低个子”,先是谈笑了几句,随后弯腰看了看绿色电动车的前锁,向“低个子”嘀咕了几句后,俩人分别做摊手状,后向南走到公交站台边乘车离开。

  民警说贼 鲁艺说,随后过来的两个男子应该是“低个子”的同伙,可能“低个子”打电话让他们拿工具来,但两人赶到后,发现车锁可能不太好撬,就离开了。

  转移目标:

  改撬旁边另一电动车

  眼看不能得手,低个子青年随后也赶到公交站台边,像是等车离开,但他的眼睛却一直向不远处的绿色电动车瞄着。15时45分左右,“低个子”像是下了决心,再次走了过来。这次他没有撬绿色电动车,而是直奔绿色电动车北侧的银色电动车,坐到银色电动车上,撬了约一分钟后,又是失望地下来走动。

  降低标准:

  4秒钟搞定一辆自行车

  15时50分许,记者看到这名男子站在路边发呆,一脸懊恼。正在记者估计“低个子”要失望地离开时,他突然向北走了几米,在一辆自行车边蹲了下来。只见他手在车圈边上下来回三次,最多4秒钟后就把这辆自行车推了出来,骑上后顺着陇海路向东走。

  警察收网:

  偷车贼乖乖蹲地上

  民警和记者一起跟了上去,这名男子时不时向后看看并改变路线,最后骑到桐柏南路郭庄村,在一家修车店前问店主要不要车。此时,便衣民警突然从车上下来直奔“低个子”,“低个子”似乎已经知道对方身份,自觉地蹲在地上,双手背了过去。民警从他身上搜出了两个三角状的自制撬锁器具。经询问,窃车男子名叫高红业,驻马店人,他对自己刚才盗车供认不讳。

  车锁撬了7次都没开,为啥?

  呵呵,小偷的工具不凑手

  随后,民警重新回到“低个子”的作案地点,发现绿电动车的后车锁已经被撬开。民警介绍,刚才让“低个子”一直未能得手的前车锁是十字形锁芯,而他和他的同伙所携带的工具刚好都是适用U形锁芯的,所以才会连撬7次都没能得逞。

  究竟怎样的车锁才是最安全的呢?中原刑侦中队的张志民表示,“没有一把锁是绝对安全的”。他提醒读者,车锁最好配有报警器,这样的车锁一般价格在60~80元。

  线索提供 闪先生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