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昨日本报报道才知道大家在找他
之所以失去联系是因为手机出了毛病
经本报及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河南省分库及该库郑州工作站,连续两天的努力,昨天下午,王展同学终于在“千呼万唤”声中“浮出水面”。由于手机出故障,王展一直没能接到省分库寻找他的消息。在见到本报19日的报道之后,他第一时间与省分库负责人张书环取得了联系。目前,由于王展体检结果中的两项指标偏高,省分库还要再带他进行一次复查,复查结果出来之后,才能确认下一步的具体计划。晚报记者 邢进 见习记者 刘涛
在河南农大牧医学院 记者见到王展大学同学
“我们都惊呼王展上报纸了,自从毕业后就未与他联系过,不过我们会发动其他同学,一起寻找”
截至昨天上午10时,省分库、郑州工作站以及本报热线,仍未收到有关王展的任何有价值的线索。王展毕业的学校河南农业大学,成了记者寄予最后希望的地方。记者随即赶至该校,希望能够通过他的同学或老师,了解到关于他的消息。
王展在造血干细胞捐献同意书上,登记的地址是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学院,记者来到牧医学院,向一位值班的学生说明来意后,这名热心同学打了好几个电话,可最终遗憾地对记者摊摊手:“问了好几个人,都不知道王展的情况,你去牧医学院团委打听一下。”
14时许,记者在牧医学院团委办公室见到了郭燕老师。郭老师说,这届学生大四时才由她带管,所以她对王展并不十分了解,只能通过原来与王展一个班的在读研究生了解他的近况。郭老师打电话叫来了王展原来的同班同学,在农大读研究生的亢娟娟。据亢娟娟讲,她们班同学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后,都十分惊讶,相互询问这个王展是否是本班的王展。“我们都惊呼王展上报纸了!我和他虽然是同班同学,但他是男生,我们不太熟悉。”她随后把同学孙永刚的电话告诉记者,孙与王展曾在同一宿舍,“可能他们毕业之后还有联系”。记者与孙永刚通了电话,他表示并不知道王展的事情,自从毕业后从未联系过他。两位同学均表示,他们将发动其他老同学,一起寻找王展。
按照王展在捐献同意书上登记的家庭电话,记者又拨到其家中,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省分库报喜 王展打来电话了
他手机坏了,所以失去了联系,见到报道后,立刻打来电话,留下了和他一起租房的两个同学的联系方式
昨日15时20分,正当记者一筹莫展之际,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河南省分库负责人张书环忽然打来电话,惊喜地通报了一个好消息:王展看到本报报道后,主动与他们联系了!据张书环讲,王展用一公用电话先是拨通了省分库另一名工作人员文梅英的电话,而文梅英此时正在合肥开会,她立即记下了王展的号码,告诉他在电话旁等候,随即拨通张书环的电话,让她立即打电话给王展。
当张书环在电话中听到王展的声音时,她激动万分。“我们找你找得好辛苦啊,是不是上次你体检血压有点高,我说你是年轻人,要注意锻炼,你生气了?”王展笑着连连解释说,是因为他的手机坏掉了,一直没修理好,所以与省分库失去了联系。王展说,他是见到昨日本报的报道,才知道大家在找他,于是立刻打来了电话。
因为王展上次体检报告中,转氨酶和血压两项指标都有些偏高,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复查。张书环要求王展留下可以找到他的联系方式,让郑州工作站负责人顾国荣与他约定复查时间,王展留下了两个号码,是和他一起租房的两个同学的电话。
记者连线 王展的同学接听了电话
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件该做的事,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不希望自己的形象出现在报纸上
记者随即拨打了这两个电话。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一个移动的手机号码一直是手机呼,另一个联通号码欠费停机。为了在第一时间找到王展,记者为这个号码充了值,之后再次拨打,该号码却一直处在关机状态。在此后的近3个小时内,记者每隔半小时,就拨打这两个号码,却一直无果。
18时10分,移动号码手机终于拨通,接听电话的是王展的同学小魏。听了记者想与王展见面的要求后,小魏说王展现在不在他身边,他转告王展之后才能给记者答复。20分钟之后,王展的“新闻发言人”小魏打来电话说,王展起初得知自己的高分辨配型与江苏患者吻合后,觉得有些惊奇,想不到这么快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就有了用武之地。“当他得知能救人一命时,挺高兴的”。但是对于记者提出现在赶去见面的要求,王展却表示拒绝。“他平时就是个很低调的人,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救人。”小魏说,王展不希望自己的形象出现在报纸上。
>>>今日动态:王展将到指定医院做进一步复查<<<
昨日18时50分,顾国荣打来电话说,他已经与王展取得了联系。今天上午,他将带王展到指定医院去做进一步复查。如果转氨酶和血压在正常值之内,就可以确定下一步的捐献事宜。如果这两项指标仍然偏高,那就不符合捐献条件,不能捐献造血干细胞。“不管结果如何,所有工作人员以及江苏患者都会感谢王展同学的高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