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2日,沉箱随潜驳船浮出水面。 新华社发 |
|
22日清晨7时,3艘海警护卫艇冲进雾中,奔赴打捞核心地带。
22日8时30分,“中国海上救助”直升机盘旋降落在号称亚洲第一吊的“华天龙”上。
距“南海一号”300米处拉起了警戒线,两艘护卫艇负责外线警戒,两艘摩托艇在更远的地方执行第三层警戒任务。
22日8时40分,正对着“南海一号”沉箱的“华天龙”甲板上,一个临时祭台搭建起来,一米长的烤猪、几炷香、两盏红烛、几只水果,打捞现场总指挥吴建成焚香、洒酒、作揖,祭海祈福。
露顶
黄沙中瓷片醒目
22日9时19分,装有古船的橙色钢制沉箱浮出水面2米,被6根红色定位桩死死卡在半潜驳船“重任1601号”上。“南海一号”橙色沉箱在海底半年以来已经变成棕色,沉箱顶部有些泥沙和贝壳,一个直径约40厘米的花白相间类似碗底的瓷片在黄泥沙中分外醒目。
出水
沉箱为何故意倾斜
22日10时14分,鞭炮喧天,伴着欢快的广东音乐《步步高》,“南海一号”整体打捞起浮仪式开始。在鞭炮烟雾中半潜驳船“重任1601号”排水起浮。
1小时前,沉箱仅露出水面2米,此时露出水面3米。沉箱周围泡沫翻滚,其4个角旁的4个分别高达12米的白色浮箱同时向外排水。
22日11时13分,半潜驳船“重任1601号”尾部吃水稍深于船头,沉箱略微倾斜。现场总指挥吴建成解释,“故意”倾斜是为了安全起见,“1601号头部朝东北方,现在正刮东北风,所以迎浪的头部要高一些。”
22日11时26分,排水孔离海面越来越高,排出的海水在半潜驳船“重任1601号”四周砸出白浪花。4个12米高的白色浮箱完全出水,橙色钢制沉箱零刻度接近水面,最后的时刻到了。
成功
“全程可打满分!”
22日11时33分,7米高、两个篮球场大的橙色沉箱成功出水,但仍岿然不动。半潜驳船“重任1601号”前甲板完全露出水面。十几艘海事巡逻船游弋周围确保安全。“华天龙”的16组32根碗口粗钢缆完成使命,把受力交给半潜驳船“重任1601号”。
22日11时38分,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给打捞工程打满分。
起航
宝船驶向“水晶宫”
一朝冲破800年!沉睡于海底八百年之久的“南海一号”22日在世人的关注下成功浮出水面!昨日下午2时40分许,亚洲第一吊“华天龙”也完成使命,拔锚起航,正式离开打捞现场远航,去迎接新的挑战。
昨日下午4时,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工作人员对沉箱进行焊接加固后,承受重托的半潜驳“重任1601号”也拔锚起航,在主拖船“德鹏”号和辅拖船“德华”号的慢慢拉移下,“南海一号”正式驶向自己的新家“水晶宫”。“南海一号”就此永远离开了800年前失事的海域。
尚有难题
要看古船至少得等5年
广东水下考古中心主任魏峻表示,打开沉箱,看到沉船至少需要5~10年。而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对这个时间表的进程并不乐观。李季解释,出水成功,只是把它装在一个箱子里,安全地吊起来,又把它运到水晶宫。但是一个新的世界级难题又摆到了面前:怎样安全地把箱子打开,能够在一个模拟的、尽量靠近原来的环境里,按照考古的标准和规范,把里面的文物清理好,保留尽可能多的历史信息,这个挑战难度不亚于目前把它打捞起浮,这项工程完全没有前人实践。
多次参与整体打捞论证的刘庆柱也指出,“南海一号”迟早需要把沉箱打开,否则就没有必要建一个透明的水晶宫。但轻率打开沉箱,古船发生散架的情况并不是没有可能。
据《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