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剪纸成了老人最大的生活财富 晚报记者 廖谦 常亮 图 |
|
□晚报记者 张柳
本报讯 82岁的姚长顺老人心灵手巧,祖籍山东的他剪得一手好窗花。令人感动的是,老人家是位聋哑人,腿脚不利索,左眼失明,甚至右手也不那么灵活了,平时拿剪刀多靠左手,即使这样,他的创作量却十分丰富,家中已积累了数千件作品。当得知晚报为捐建乡村文化站而发起的名家慈善拍卖活动时,老人的妹夫代表全家打来电话:“我们虽不是书画名人,但也想用自己的作品为文化站作点贡献。”
残疾老人用剪纸描述生活
姚长顺老人的妹妹姚东盛说,哥哥3岁时一场高烧听力被破坏了,手脚也不利索,原本已经咿呀学语的他,因为发出的半音被人嘲笑而再没有开口说话,可他心里啥都清楚。心灵手巧的母亲将剪窗花的手艺教给了姚长顺,长大了下地干活的间隙,他便靠着一把剪刀、一支笔写写画画,描绘着心中美好的生活。
后来妹妹东盛进到城里工作,用自己赚到的工资给哥哥买了许多的看图识字寄回老家,乡下有各种农作物、家禽畜类,老人便靠着识别图片学会了认字。
姚家兄妹4个,两个姐姐出嫁了,妹妹进城了,照顾二老的责任便落在了这位残疾儿子身上。姚长顺老人终身未婚,守着瘫痪在床的父亲8年,尽着孝道。1976年他从山东老家被接到郑州,他手中的剪刀也从未放下过,他从画报、杂志、报纸甚至电视上感受着生活,身边的亲人们给他买来不少剪纸书籍、材料,许多民间艺人、艺术爱好者也乐于与他交流。老人家左手拿剪刀处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作品数量很大,得了不少的奖,也受到各方的肯定。
奥运剪纸让五环旗中国味儿更浓
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同时又是十二生肖一个新的轮回。姚长顺老人创作了一组奥运系列的剪纸,画面中的福娃闪转腾挪,跳水、单车、赛跑、划船……样样是把好手,而且福娃们的衣服上不仅仅是原来的样子,还加入了许多传统的花式装饰。2008、五环旗这些人们印象中现代化的形象,到了老人的手中,都变得中国味儿更浓了。
姚东盛老人说,她和老伴儿从报纸上看到了首届郑州双年展及名家名作慈善拍卖活动,便想着哥哥的这一手绝活也是民间艺术很好的形式,如果能够展示出来,为保护这项手艺做点什么,老人家一定会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