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湖北省事业单位职工大多按行政级别享受工资待遇,具有浓厚的“机关味”。从今年起,该省130万事业单位职工拿工资将不再看行政级别,而是看其所处工作岗位,岗变待遇就变。(新闻见1月21日《楚天都市报》)
事业单位行政级别制度的实质就是一种身份管理体制。在用人和分配机制上,事业单位一直比照机关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度,把待遇与人结合在一起,待遇随人走,由行政级别“说了算”。单位内部“论资排辈”,搞小圈子利益,按身份血统论英雄。不管工作岗位与工作业绩的大小,一概以身份、职务、级别、用工的形式来决定职工的工作报酬与福利待遇的分配。实事求是地讲,事业单位套用行政级别,这一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现象,与现在社会转型期各项制度改革相对滞后等因素有关。湖北省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财政供给方式由养人向养事转变,无疑是一种值得期待的制度创新。
但笔者认为,要真正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理顺利益分配关系,用人制度如何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显得十分重要。
财政供给方式由“养人”变为“养事”,对于打破人浮于事的大锅饭体制,是一个重要的改革步骤。供给方式的改变,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岗变薪变,说起来容易,真正实践起来比较困难。在财政供给资金固定,事业单位收入水平无法大幅提高的现实语境下,要让在身份、级别上处于不利地位的职工获得更高的报酬,必然会触动那部分占有身份、级别优势职工的既得利益,而且级别越高的人在薪酬分配中往往享有越多的自主权与话语权,领导层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他们肯定不愿意自己降低待遇。
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的问题是一项理顺管理体制、摒弃不合理分配制度、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优先的改革,自然会触犯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以,改革过程中的阵痛无法避免。显然不能为了照顾小圈子利益与身份观念,就忽视社会公平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
取消形式上的行政级别或许比较容易,但是要打破事业单位人员心目中的级别情结、身份观念,并不简单。改革不仅要取消形式上的行政级别称呼,而且要痛下决心拿掉依附于行政级别之上的多种政策待遇。比如薪酬待遇、医疗待遇、用车待遇、通讯待遇,等等。这才是最关键的。这需要政府对取消行政级别的改革制定细致的配套措施。真正做到因事设岗,以岗定酬。上级主管部门要监督好事业单位利益分配自主权的合理使用。避免事业单位只改级别称呼,不改分配机制,“换汤不换药”的情况出现。
公民议政
□叶祝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