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周伟卿 通讯员 周振军
本报讯 我国古代三国时期的关羽是一位妇孺皆知的人物,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地为他所修的庙宇也不计其数,但对关公封帝之说流传甚少。昨日,在中牟县发现康熙皇帝的圣旨碑,对关公封帝有了一种新解。文物专家称是否康熙御碑还有待于考证。
2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中牟县城东5公里处的官渡镇官渡桥村,村干部梁小战说:“据老人们传说,圣旨碑是清朝康熙年间,随圣旨一起到俺村的,其意是封俺村关公庙的关羽为帝。文化大革命期间,关帝庙早已拆除,原来一直保存在庙内的圣旨不知去向,在重建关帝庙时,这块圣旨碑才回到了原位。”
石碑长约80厘米,宽约50厘米,厚约15厘米,上方雕刻有棱角分明的龙头,左右也刻着象征皇权的蟠龙,中间雕刻着楷书“圣旨”两个醒目的大字。官渡寺女住持释照见法师展示的一块黄卷上记述了关公封帝的故事:清朝康熙8年,皇上微服私访来到中原牟山(现中牟县)脚下,忽然从牟山上下来一伙强盗围住了康熙。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一位红脸大汉骑着一匹枣红马,手提青龙偃月刀,在两位随从的护卫下,如天兵神将勇猛异常,眨眼工夫就消灭了强盗。康熙起身正要道谢时,已经找不到飞将的身影。自出事地点东行3华里遇一小庙,见庙前拴着一匹大汗淋漓的枣红马,庙内供奉着手握偃月刀的红脸将军和他的左右助手——大将周仓和关平。此刻康熙忽然明白,刚才救驾的不就是他们吗?原来是关公显灵啊。返京后,康熙就下令重修关公庙,并赐关公为关帝,还随旨发了御碑,寓意重视。由此关公庙更名为关帝庙流传至今。
25日,中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邵华来到关帝庙,据他讲:“该圣旨碑属于文物毋庸置疑,究竟是不是康熙帝钦此的御碑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它的价值需请有关专家论证,并报有关部门审批后才能定论。”
文物专家称确属文物,是否康熙御碑还有待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