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故事万元争霸赛25号作品
(一)
民国年间,郑州交通便利,辟为商埠后,四方商贾云集,自行车随之多了起来,同时还应运而生了经销、维修行业。1918年,开封商人李宪章来郑在福寿街设义盛祥五金号,开始经营进口自行车,货是从上海洋行订购。1919年,李茂生在大同路东段开一步云车行,经营自行车专用零件。后来又搞起组装整车出售业务。大同路东头出现了一家专门修理自行车的同昌号修车铺。
我们今天跟您说的是郑州骑自行车和修自行车人的故事。
郑州街头1904年有自行车(人称洋车),首先由修筑京汉、汴洛铁路的外国人及外国传教士在街上骑行,路人纷纷带着诧异的眼光看着骑车人。
王瑞明 张振兴
改革开放以来,郑州老百姓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自行车得到了大普及,新款车型品种增多,受到人们的喜爱。买新车的、更换过时车的多了起来,而被淘汰的旧车又值不了仨瓜俩枣,人们舍不得扔掉。一户人家有两三辆自行车的绝不稀奇。外地来郑打工的,看好自行车既经济实惠,又方便快捷,花个几十块钱买辆旧车,骑着车上班的人很多,俗称“百万骑车族”。如果把中国称为自行车王国的话,那么郑州的自行车多也数得着前几名。
既然自行车如此多,那么与之相伴的修车业成为一个热门生意,很快可以看到在人来车往的路口或桥头,有许多个体摆摊修车的。个体修车人服务态度和气,修车也没钟点管着,价格可以商量,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对“官”字号修车门市部的生意造成很大冲击。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修自行车的门市部纷纷解体,修车业逐渐成为个体唱主角的行当。但个体修车有门脸的不多,一般都在马路边上摆摊设点,没有营业执照,地点不固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此时修车的价码一般都是“面议”,打气开始收费,换气门芯要钱。
(三)
京广路上有位姓张的老师傅,原是国有修车门市部的职工,干这一行有40多年了,他说,从京广北路到铁路局一段,路边就曾有近20个修车摊儿。您甭瞅马路边修车的人挺多,真懂这行技术的没几个,有的只能补个带,连换前后轴,“拿聋”都拿不来,更谈不上维修结构复杂的山地车和变速车了。
街头摆修车摊的有三种人。一是退休工人。他们当中很多原先就是吃技术饭的,手艺不错,退休后在家无事,退休费不多,出来挣俩零花钱。二是企业的下岗职工,年纪不大不小,临时出来抓点“活钱”,以贴补过日子的亏空。另一种是外地来郑州“淘金者”,本来憋着劲想到郑州来挣大钱,岂不知并非像原来想得那样“遍地是金”,找不到更好的活,临时先干着,但是干着干着尝到了甜头,索性就认这一行了。有的经过几年大着胆子靠扳手、钳子、气筒来郑州闯天下,在郑州落脚生根了。
(二)
(五)
(四)
郑州修车的几乎清一色是男性,本地人以上岁数的为多,外地人多是小伙子,其实咱郑州人对街头修车的有着特殊的情感,甭怎么说,人家是凭手艺吃饭,冬天冒着风寒,夏天顶着烈日,弓背哈腰修车,挣那俩钱也挺不容易的,骑车人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找他们帮忙,遇到修车的价码稍微高时,人们也不会去计较。
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修自行车这一行当的确是方便广大群众了。如今郑州修理自行车行业在大环境下形成了另一种格局:主角是个体修车点。虽然修自行车摊儿属于“散兵游勇”,本身也适应单兵作战,但随着电动
由于自行车是一种新型交通工具,进口货价格昂贵,组装车数量少、质量差,直到解放初都还没有兴起来。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行车开始受到老百姓的青睐。那个年代,民间把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称为时尚的三大件。觉得最理想的代步工具是自行车,那个年代凭券购物,好不容易拿工业券排队买辆自行车,爷爷骑了爸爸骑,爸爸骑了孙子骑,恨不得能传几辈人,对车的爱惜,小到换内胎、外带,大到换“大梁”、前后轴,零七八碎的小件修理更不用说了。
那时,修车都到厂家在郑设的特约修理门市部,郑州人管它叫修理铺。门市虽然不大,可修车人统统吃的是“皇粮”。修车的师傅技术过硬,钱的意识也很淡薄,一般修车门市打气不掏钱,气门芯免费,补带“拿聋”只有一二毛钱。当然,那会儿的自行车没现在多,修车网点也少,国营修车门市部基本上是“一统天下”。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社会上兴起干第三职业之风,有些工厂的工人把修自行车当做抓外快的一条路子,大凡经常跟钳子、扳手,改锥打过交道的,鼓捣自行车并不是件难事,带上工具,弄盆水,一个气筒,往路边上一摆,一个晚上不愁抓挠个十块八块的,都归了自己,所以路边修车成了“香饽饽”。满大街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