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6版:城市故事
3  4  
PDF 版
老郑州照相的历史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老郑州照相的历史

中原网  日期: 2008-02-27  来源: 郑州晚报  
  广州艳芳所拍手捧塑料花的旧时婚纱照
  上世纪30年代的摇头式相机
  晚报记者 苏瑜 实习生 任中敏/文 图为资料图片

  (上接C05版)

  艳芳之回忆

  那年代没有PS,美化照片全靠整修师的一双手

  如今退休在家安享晚年的李洪,曾经是我省照相行业在岗的唯一一名照片特级整修师。出生于1956年的李洪在这个岗位上整整工作了30年。

  整修这个词与如今的整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整容是把父母给的天然脸蛋活生生要刻画出另一副模样,而整修则是在照片上做些手脚,使自己再翻阅以往照相的纪念册有一个美好的回忆。那时照一张称心如意的相片是很困难的,整修分为修底版、修放大、修彩照这样几个步骤,统称“三修”。

  1976年,李洪被分配到人民照相馆,她用了半年时间熟悉了照相馆的各种工种,营业、照相、暗室、裁裱、整修。照片整修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整修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翻拍次数,以免破坏照片的质感。这个既传统又全新的行业,没有过多的理论可鉴,每一次劳动都意味着创造。于是李洪北上北京、东抵上海,遍访名师,还自学了速写、素描,揣摸它们与光、影的内在联系。闻讯上海师傅到驻马店授艺时,她抛下嗷嗷待哺的孩子,一去就是近两个星期。经过李洪刻苦和忘我的勤学苦练,李洪很快就在照相行业内出类拔萃。

  “三修是那种费工夫的细活,关键是修底版。在等级考试时,便是修在脸上贴了胶布的照片底版。”回忆往事的李洪有些感慨,“当时我们的工资也很高,是仅次于照相师傅的。那时候整修人员要占到艳芳照相馆总人数的1/4,可如今数码技术的发展,使得三修工作不再设专门的岗位,变成了兼职工种。”

  艳芳照相馆常常进行技术比赛,常常在艳芳照相馆一楼大厅展示整修作品的李洪很快获得大家的认可,名声一时大噪。指名点姓找她整修的人络绎不绝。李洪说:“记得有位顾客,她母亲的一只眼睛残疾了,她要求在照片上改正常;还有一位顾客的父亲牙齿不整齐,要求在照片上整齐牙齿。”

  这其实真的很不好做,但经过李洪一双巧手的修整,整修出一张又一张精彩的照片,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然而遗憾的是,经历过风雨考验也见证过彩虹美丽的李洪,却不得不亲眼目睹人工着色的消失。“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各照相馆全都改用彩色胶卷了。从此,‘人工着色’这四个字也就成了照相业的历史了。”李洪说。随着技术的发展,每个行业都要经历这样那样的变革,照相行业也不例外,不管怎么样,她还是很欣慰的,毕竟她曾亲自见证过这段历史,现在留存于她脑海中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记者手记

  

  时代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曾几何时,到繁华的二七广场、艳芳照相馆的楼里去拍一张艺术照或者全家福还是一件很奢侈、很风光的事情,一转眼,已经是遍地影楼处处写真了,而艳芳也搬离了黄金地段,甚至淡出了很多人的记忆。其实,艳芳并没有走远,它迁到了人民公园东门对面,依然在二七路上。但就像很多美好的东西只能被怀念,无法被复制一样,今天的艳芳已经不是过去那个让年轻人驻足在它的玻璃橱窗外,望着里面摆放着放大后的俊男靓女照片流连忘返、浮想联翩的那个照相馆了。无须感怀什么,时代的发展就是这样迅雷不及掩耳。也或许有一天,怀旧之风渐浓,艳芳的传统人像摄影又会成为一种流行。

  一切皆有可能。

  老郑州什么时候有了照相馆?

  1919年,郑州最早的照相馆“华光”开业

  走在郑州繁华的街道上,你会发现最亮眼的莫过于那些装潢精美的影楼了,一家比一家宽敞、一家比一家高档。可是谁知道老郑州当年的照相馆是什么模样呢?

  照相这门生意在郑州兴起,距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1919年开封商人王炳魁,在开封学有一套摄影、修版、冲印、放大等手艺,来到郑州大同路开办了郑州最早的一家照相馆——华光。开业时,凡来华光照相馆照相的顾客,都可摸彩,摸着什么,就给什么,一般都是些牙粉、手帕、糖果之类的物品。这件事不胫而走,吸引了不少来赶时兴的小姐、少奶奶们和看热闹的人,从此照相行业受到富贵人家的青睐。之后,又有汉口人办的宝芳、亚昌照相馆先后在乔家门、河北沿一带开张。

  初期的照相馆用的照相机是个庞然大物,所用底片是涂了药液的玻璃片,感光速度很慢,被摄影的人总要挨过一段不短的曝光时间,这样拍成的照片才能清晰。当年的照相馆还未有强光灯设备,照相也得靠天然光,照相馆一般都设在楼上,通称“影楼”或“影棚”,屋顶上装有玻璃可以透光,玻璃下边有纱布帘子,可以用竹竿来拨动,帮助调节光线强弱。

  后来有了镁粉闪光灯,照相时会“砰”的一声,然后冒出青烟,跟炸药爆炸一样。旧社会的人们对那种陌生的庞然大物并没有什么好印象,甚至一度流传着照相会收取或惊吓到人的魂魄的说法。随着社会风气的开化,去照相的普通人才开始慢慢多起来,逢年过节,给老人家做寿,都会拍张全家福;老友远行,拍照留念,情侣订婚、结婚以至婴儿满月、周岁,儿女小学、中学毕业等家庭大事,都要及时留下倩影。因此,当年的照相馆生意门庭若市。

  郑州照相业经历了哪些曲折?

  上世纪50年代,有的照相馆还兼营镶牙、画像等维持生计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时尚和复古总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们对新兴事物从排斥到好奇到热衷再到厌倦,但无论哪个时代,新鲜、美丽是人们永远不变的追求。

  后来照相馆越来越多,到1936年,郑州照相馆已发展有9家。生意上有了竞逐,便别出心裁来争顾客,有的为顾客提供道具,穿上戏装,可照“剧装照”,穿上男女礼服可照“结婚照”;有的增添布景,如绘有园林亭榭的背景板,脚下踏些假草皮,让拍照人选用;有的为使黑白相片颜色不变色,研制出棕色相片、拍照放大照片等来满足客户的需要。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郑州的多次轰炸和两次入侵,使郑州的工商业遭到沉重打击,照相业更不景气,“华光”一度歇业,迁往西安,“中州”迁往宝鸡。郑州照相馆只余4家。抗战胜利后,郑州市场逐渐恢复,西迁的返郑,闭门的开业,还有一些从业者,仅持一些简陋的照相设备,根本无固定营业门面也申请开业,所以到解放前夕,郑州各式各样的照相馆(点)有108户。德化街的国际摄影社规模很大,设备齐全,其次是“华光”“荣光”“光艺”等。但由于市场不稳定,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大多数照相馆不得不兼营其他商品,如天真照相馆,兼营镶牙补眼等,还有的兼营画像、整形以及照相材料等。有的小照相馆平时竟然连胶卷都不备,用空机器给客人拍,然后再用客人付的费用去买来胶卷,几天后客人来取照片时,则谎称拍坏了,要求客人重拍一次。

  解放后,照相业被视为“奢侈性行业”,在政府安排工商业发展轻重缓急的规划时,被排在第四类,属于“听其自然”的行业,所以经营困难,网点逐渐减少,1953年全市有门店的照相馆只有19家,10人以上的店只有3家(国际、和大、联营),多数为两三人的夫妻店。省会迁郑后,郑州市服务业的弱势逐渐显现,于是政府才邀请了广州人员来郑支援,郑州服务业得以完善和发展,照相业从此开始催生“艳芳神话”。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