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15版:第一金融·人物
3  4  
PDF 版
理财 要打财富持久战
战略配置基金 应对市场突变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理财 要打财富持久战
——访2007金融盛典年度精英理财领军人物 方萍
中原网  日期: 2008-02-29  来源: 郑州晚报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 方萍
  近期的股市忽高忽低、上蹿下跳,如同一只猴子。股市也因此被称为“猴市”。

  “猴市”投资应当如何操作呢?就此,记者专访了2007郑州金融年度盛典“年度精英理财领军人物”——中信银行郑州分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方萍。她建议投资者:“猴市”投资,在降低期望值的同时,更要打财富持久战。

  晚报记者 来从严 见习记者 倪子

  股市告别

  “暴利时代”

  “周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加上我国现在物价水平居高不下,生活成本逐日上升,CPI迭创新高,这些因素预示着全面通货膨胀的有可能来临。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资产遭受着很强的‘腐蚀’。”方萍开门见山地指出——因此,像前几年那种“买入就获利”、“买啥赚啥”的暴利时代已经终结。今后的市场将更加规范、健康,投资者应该降低不切合实际的收益预期,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稳步致富”。

  由于美国次级债危机等诸多消极因素波及全球金融和地产市场,导致很多投资者对前一阵子的“全球股市暴跌”至今仍心有余悸。“事实上,我们和财富积累的长跑比赛拼的是耐力而非爆发力,稳步致富是我们多数人应选择的途径。”这种被方萍称为“时间战”的战略方针,是她给广大投资者的中肯建议。

  “但打持久战并不是要我们一味地守住某一个投资品种,应该用敏锐的眼光及时观察市场局势变化,把握不同投资领域的投资良机,适时改变投资战略。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年龄的增长,风险承受力不同,灵活的变更投资组合。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组合,让我们的财富更加持久。”

  因时而动 把握投资时机

  2007年的股市财富“神话”让很多人难忘,一些投资者妄想把“翻番”当成今后的投资预期目标。方萍指出,在成熟市场上,保持双位数的年投资收益率已属不易。中国证券市场作为新兴市场,不可否认未来有很多的投资机会将继续涌现,但把握好市场与环境的变化,顺势而为,才能在今后获得更为满意的收益。

  “如果把2007年比喻成‘进攻’的一年,那在今年不如定调为‘相持防御’的一年。”她说。股票市场的投资应把握时机,根据具体行情适时改变投资策略。“今年股市的几次惨跌与骤袭大半个中国的暴风雪一样让人发寒。有些人在这场突发袭击中,及时改变持有策略,有效的降低了资产缩水的风险。”

  她向记者举了个例子:前段时间股市大幅震荡,投资者高先生正好重仓持有的基金大比例分红,他便将近乎三分之一的资金提前撤出,尽管也有损失,但通过仓位的控制还是有效回避了部分风险。

  “长期投资并不代表盲目长期持有,”方萍说: “在一些信号释放明显的环境下,有现成的机会分红减仓,与其眼看成果化作乌有,还不如有效利用机会,减少损失。”

  在市场风险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时,要学会主动降低风险投资的比例。“虽然红利再投资有不收手续费等不少优点,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持有现金可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不排除丧失机会的可能,但至少达到了安全投资的目的。”

  财富持久三要素

  由于近期市场极度不稳,一些风险承受力较低的投资者宁愿赔钱也不愿暂时被套,忍不住清仓或大量赎回基金。对此,方萍提出了“财富持久三要素”原则:眼光、心态和控制力。

  眼光、心态、控制力是保证财富持久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投资人能把眼光、心态和控制力三者兼备,在与财富的长期交往中,才能容易让财富为自己所动,为自己所服务,赢得财富持久战的终极胜利。

  “眼光好的投资人,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洞悉经济市场变化,包括宏观和微观各层面。对股票、基金、各类理财产品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自我判断。好眼光更容易使我们在投资中获得更多的成功和回报。”

  此外,即使选中了很好的投资机会,缺乏一个良好的心态和控制力也是不行的。她说,贪婪、恐惧、犹豫、过度追求利益最大化等不良心态都将对投资造成负面影响。

  资产配置

  跟随年龄走

  除了顺应市场变化,适时改变投资策略,根据自己的年龄阶段和需求,确立资产配置同样重要。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需要和能够承受的风险完全不一样,因此随着年龄的变化因时而动,有必要通过调整自己的投资保证财富的持久。”

  “在理财规划中,用100减去你的年龄,得到的就是你可用于高风险投资的占比。根据个人财富实力与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结果可能因人而异,但基本原理是适用于大多数人的。”

  举例来说,如果你22岁,那么你可以承受的高风险投资比例就是78%。“我觉得,年轻就意味着有旺盛的财富再生能力。大可以将五分之四的资金配置到股票、外汇等风险较高的资产中去。原因也很简单,大不了从头再来。”

  但如果是“人到中年”,那么相应可以承受的风险就会小很多。“正处于事业巅峰的中年人,由于收入较高,资本积累厚实,可以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冒些风险。基数的优势也可以为你带来可能的丰厚回报,但这个比例最好不要超过60%。”

  “对于老年人,我更建议‘银发族’在保障自己基本养老金的同时,投入风险资产的资金也应逐年减少,换一些投入到债券这种风险级别较低的投资产品中去,因为安定的养老生活更重要。”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