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6版:改革开放30年
3  4  
PDF 版
听王仁民讲创建黄河风景区的故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听王仁民讲创建黄河风景区的故事
“开始摸不透诀窍,种的核桃树一年青,二年黄,三年变成干柴棒” “塑像是裸体的,很多人觉得有辱国体,纷纷主张给‘母亲’穿上衣服”
中原网  日期: 2008-03-05  来源: 郑州晚报  
人物档案

    王仁民,黄河风景名胜区创建人,1989年离休,年过八旬,目前身兼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等职。

  走马上任的故事    “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我仍然接受批斗”

  时隔30年,回忆起当初的一幕,王仁民依然记忆犹新。1971年6月13日,他和12位同志作为审查对象被“流放”到黄河岸边的邙山,参与兴建邙山提灌站。1978年10月,是王仁民最难忘的月份。在这个月里,他接受了生平最后一次批斗。

  “当时批斗我不够一个共产党员的资格,但批来批去,适得其反,最后,我被宣布成为邙山提灌站的负责人,当上了书记兼主任,全面主持工作。这是我没有想到的。”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要把工作的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一个特大喜讯。”王仁民对未来充满自信。

  绿化荒山的故事 邙山当时“兔子来了无草吃,鸟儿来了无树落”

  上世纪70年代的邙山被称为“郑州的西伯利亚”,《人民日报》在报道时说“兔子来了无草吃,鸟儿来了无树落”。在这种环境中,王仁民开始带人绿化荒山。

  刚开始摸不透种树诀窍,辛苦一年种下的几万棵树都枯死了。“我们买来十几万棵核桃树苗,满山遍野栽上。结果,一年青,二年黄,三年变成干柴棒。”

  困难没有吓倒王仁民,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他逐渐掌握了邙山种树的规律。当200多个品种、40多万株树木完全覆盖荒山时,黄河边这块近17平方公里的荒山野岭穿上了“绿衣裳”。

  1981年4月22日,市政府正式下文,命名了郑州黄河游览区。今天,这里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建成五龙峰、岳山寺、骆驼岭等三大景区近40处景点,每年吸引来百万中外游客。

  建“母亲”塑像的故事 “‘母亲’要不要穿衣服,争论十分激烈”

  1979年,王仁民想在景区做一个雕塑。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人民公园雕塑展览室内发现一尊雕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怀抱一个婴儿。“母亲象征伟大的黄河,婴儿象征中华民族,黄河在哺育中华民族,在黄河岸边用这个寓意塑像效果一定好。”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尊雕塑引起了轩然大波。

  “当时这个塑像是裸体的,刚刚改革开放,人们思想开放程度远远不够,很多人觉得有辱国体,纷纷主张给‘母亲’穿上衣服。”王仁民说,“但是,当时的北京机场在候机楼摆放裸体像,全国吹进了一阵西洋风,因此我们要给‘母亲’穿衣服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赞成的、反对的意见铺天盖地而来。”

  省、市文联、作协、美协及大学教授50余人开会论证“‘母亲’塑像要不要穿衣服的问题”,争论十分激烈,最终选择了“穿衣服”。但作者又不干了,坚决反对。“我费了老大劲儿,才说服作者接受‘穿衣服’的观点。”

  经过反复论证,“母亲”头着魏发、身穿唐服,而魏唐都是中国文化的兴盛时期,体现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特征。塑像建成后的几年,中央电视台播天气预报时,河南的象征便是这尊塑像。

  塑炎黄二帝像的故事

  “争论的焦点就是炎黄二帝到底是人还是神”

  1987年,黄河游览区颇具规模,但王仁民心中一直有个缺憾——孕育华夏的黄河文明与黄河文化,是否能用一种更震撼的表达方式?

  一次,王仁民到郑州市群艺馆找雕塑家吴树华,见到了两尊威武庄严、神韵非凡的头像。“一瞬间,我找到了心中困惑已久的答案——在黄河岸边为炎黄二帝塑像。”

  “首先的问题就是要解决炎黄二帝形象问题。这个问题当时引起了颇大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就是炎黄二帝到底是人还是神?”

  “在最初的几次讨论中,宝鸡市委宣传部一位领导用大量的历史和遗迹证实,炎帝是牛头人身、黄帝是龙头蛇身。并坚持称这就是历史,历史是不能篡改的。他还拿出了唐三彩上的炎黄二帝牛头蛇身的图腾照片,来说服大家接受他的观点。”受此影响,郑州的专家也有人同意这个观点,并拿出了样稿。

  “人毕竟是人,不是神。”尽管存在激烈的争论,但王仁民顶住压力,最终,炎黄二帝巨塑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模样。

  但是,建造炎黄二帝头像进程并不顺利。1991年奠基后,由于资金问题,工程一拖再拖。“那时我就像一个化缘的和尚,见人都寻求资金支持。”王仁民回忆说,一直到2007年4月17日,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典礼在黄河风景名胜区举行,他的心愿方算完成。

  回望感言

  王仁民: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在黄河上下留下这么多可歌可颂的业绩,我们这一代人怎么可以让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中断?正是有这种民族责任感、紧迫感、荣誉感,才促使我下决心创建黄河游览区,继而又倡议兴建炎黄二帝巨塑。

  专家点评

  王仁民自改革开放初期直到现在,都在忙一件事情,就是以炎黄文化为核心打造黄河风景名胜区。锲而不舍的他,将昔日一个提灌站变成一个国家4A级景区。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的旅游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在国内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以郑汴洛三点一线为代表的河南旅游的兴起其实叫卖的是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之旅。

  (河南财经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所长 苟自军教授)

  郑州晚报

  中共郑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联办

  ●1979年4月30日,郑州市举行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开通典礼。

  ●1979年12月23日,市委作出“为《郑州晚报》和《支部生活》彻底平反的决定”。1981年1月1日,《郑州晚报》复刊。

  ●1980年1月11日,市革委会批转《郑州市工商、农商经济合同管理试行办法》,这是实行合同制、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重要措施。

  ●1980年10月4日,为活跃郑州市的经济,市革委会决定在东门口、北菜市、冉屯、郑州大学、郑棉六厂开设农副产品市场,同时在大石桥、石桥东里和向阳区回民集中居住区,分别增设建筑材料和羊肉市场各一个。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